阅读历史 |

第106章 神兵(1 / 2)

加入书签

张良接过了秦羽手里的锦帕,擦拭了一番自己的嘴角和手掌。他看了秦羽一眼,也不知道他到底为何会如此自信。

秦羽也不多做解释,只是转身离开了。

石桐柏愿不愿意臣服,秦羽并不关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在百兵会上狠狠地赚上一笔才是。

仅仅只是纸张,分量远远不够。

他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算算时间,之前让李铁山去弄的东西应该已经回来了。

“哥!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回来了!”

还没见人,李铁山大嗓门的吆喝声便传入了秦羽的耳朵里。

大喜过望之下,他赶忙来到了住处后方的院子里。

在这里,已经建成了一个高约两丈,通体笔直,完全由石头和黄土组成的筒状炉子。

很多人都搞不明白,羽王爷在自家搞这种东西做什么。

“好好好,快放下。”李铁山端着几个垒在一起的筐子,里面装满了黑乎乎的石头。

只是这些石头一看就和普通石头不一样,通体黝黑,而且一些断面还反射着晶莹的光芒。

很快,黄飞和其他人也开始一筐一筐地往后院里搬东西,有人搬着白色的石块,也有人端着黑色的煤块。

只是大家都不清楚,秦羽到底打算干什么。

甚至他们连这些东西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秦羽要的东西都不清楚。

这个年代,受限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很多东西他们连见都没见过,更别提分辨了。

而秦羽蹲在那里来回检查了几遍之后,脸上的喜意越发控制不住。

是了!是了!都是他要找的东西!

“哥,你要这些石头做啥?”李铁山作为跟秦羽关系最为莫逆的人,替大家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铁山,你不懂,这些可都是宝贝啊。哥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神兵!”

一边说着,秦羽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起帮忙。

他搭出来的这玩意儿,就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土法炼钢炉。

也被称为小高炉。

当年这玩意儿几乎全国上下家家户户村村落落都有。

就连中山先生的妻子,也在自家后院弄了一个。

这个时代之所以还以铜制兵器为主,自然是因为技术不够,温度上不去,没有办法融化铁水,从而发展出成熟的冶铁工艺。

但小高炉,就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虽然现在秦羽还没有烧制出红砖,弄出来的小高炉可能会出现漏气之类的问题,但绝对足够解决铁器的锻造问题了。

很快,煤块被点燃,秦羽从上面的放料口依次投入了铁矿石和石灰石。

自然界中的铁矿石主要成分都是四氧化三铁,不断地被煤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还原,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继续被炉子里的一氧化碳还原,就变成了海绵状的铁。

而在这个过程中,矿石中的杂质因为熔点很高,再加入石灰石作为溶剂,降低其熔点,使其熔化变成炉渣,从渣口流出。

最后流出的铁水将会沉入高炉底部。因为铁水更重,所以沉在下方。

下方的铁水,就是纯度高,含碳量少的钢了。

众人忙活了整整一天,直到尉宁杀将过来才堪堪停下。

“你的腿不想要了是不是!”

听见这一声,秦羽居然条件反射般打了一个激灵。

怎么有种做贼被人抓包的即视感?

不对啊!自己这么怕这娘们儿干啥?

看着秦羽这么怂的样子,一旁的马培才笑着跟周围的人挤眉弄眼,颇有点看热闹的意思。

反观黄秀和闫玲儿两女,就多少有那么点不高兴了。

眼中有些黯然。

……

“咕噜咕噜……”

石桐柏坐在自家牛车里,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得劲。

荆楚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其富饶,有天下粮仓之称。

荆楚之地的土地很适合种粮食,可种粮食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没办法,地广人稀,想要将富饶的土地全部变现,没有秦羽的三脚大地,很多地方都只能空着,得不到有效地耕作。

想到自己治下还有那么多的耕地,石桐柏思惴再三,还是下定了决心,对自家的车夫说道:“掉头,回宛县!”

……

“这个就是……”

等到铁块经过酸洗冷却之后,一块银白色的金属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是银子么?”李铁山将这块还稍微带着些许余温的铁块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随后又摇了摇头,“不是银子,比银子轻。”

这年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