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哇塞!(1 / 2)

加入书签

第十章

赵喆贤这个人话其实特别多,有的时候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十万个问什么变的。

师大附中一开始其实是有两个区域的,分为两个部。一个是普通高中部,以后参加高考的,应该是国际部,就是不用参加高考,以后直接出国留学的。

后来好像是两个部门的学生发生了矛盾。

国际部的学生当然是要比高中部的学生要惬意的多,当高中部高二高三的学生都在教室里面奋笔疾书的时候,国际部的同学们正背着小提琴吉他,去音乐楼上音乐课。

高中部学生的校服是老式的传统的那种麻袋校服,而国际部的就不一样了,像是那种西装的小礼裙一样,是制服。

每当星期一升国旗的时候,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风站在一起,难免会让人有一些不太平衡。

高中部爱美的学生会羡慕国际部可以散着头发打扮自己,可以学自己喜欢的,可以穿小裙子来学校,可以不用这么努力就会有个好的未来。

而高中部的学生拼命读书还要担心高考的时候会不会发挥失常。

于是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某种不平衡在暗潮涌动,愈来愈激烈,终于,矛盾爆发,两个部门的学生在阶梯教室开启了长达一个月的辩论,最后以一个国际部的同学的一句:“只要我们家里有钱,随便出国,留学归来,我们就是海归,我们找到的工作就是回比你们好,我们会在家里的公司上班,前途要比你们要光明的多!”两个部门的人打起来了,惊动了领导和教育局。

后面就把两个部门给分开了,东边是高中部,西边是国际部,中间是一条绿化带的人造马路,没有砌围墙,也没有搞栏杆,后面就有点井水不犯河水了,反正师大附中也有两个操场,教学楼也够多,校门在南北也各有一个。

“你说周粥在集训,但是她不是已经高考过了吗?”赵喆贤反应过来,周粥比他们大两岁,她是参加过高考,但是她在参加高考之前就已经被保送了,被保送的学校还是国内最好的美术学校,当时学校还给她颁了奖,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件事都是大家饭后讨论的话题。

顾夏栀点点头,道:“对啊,她被他们培训机构叫过去当优秀毕业生,给正在为艺考努力的学生们讲课,一节课三千六百多!”

赵喆贤:早知道不问了……

手机的提示音又响了,是周粥说在那边想到灵感了,把画室的名字想好了。

赵喆贤看了看手机,又看了看顾夏栀,纳闷道:“为什么我没有收到她发的消息?”随即又像了然一般,一脸伤心悲痛的看着顾夏栀,“你们背着我偷偷建小群!!”

顾夏栀无语的把手机聊天界面给他看,“看到群名了没有?‘相亲相爱一家人’,这是我们家族群,怎么可能有你?!”

赵喆贤:“你们俩是一家的啊?怪不得你这么了解她,怪不得她什么事情你都知道,你们俩到底是什么关系?”

“不是都21世纪你们还搞家族啊?”

顾夏栀两手一摊,“家族人多公司大,没办法。”

一直没说话的夜辞开口道:“表堂姐妹的关系,周粥是夏栀妈妈的表姐的女儿。”

啧,关系蛮乱的啊。

顾夏栀点点头,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一样,“我也觉得着关系蛮乱的,有时候都不知道称呼对方什么。”

看着年轻的叫姐姐,看着比自己小的叫妹妹,这样喊反正不会出错。

离午休还有四十多分钟,本来是想开一把游戏的,但是教室还有监控,办公室里还有几位老师没走,班上的同学饭都不吃,拿着练习册跑去办公室问题。

赵喆贤有点无聊,音乐楼其实在他们东边的,再在西边建一栋楼耗资太大,所以国际部的平时要上音乐课还是会来这边,再说了,两个部门闹矛盾的事都已经是上上上上一届的事情了,现在高中部跟国际部在学校里面碰到了也不会有什么的,况且元旦、运动会、开学典礼什么的大家还都是会在东边这个有着巨大主席台的大操场。

所以当赵喆贤看到三三两两穿着制服小裙子的国际部的学生,肩上背着乐器往音乐楼走的时候,他突然问:“哎,夏栀,怎么说你们家也算半个世家吧?祖上三四代也是从商的,你们家难道没有上国际学校的,出国留个学然后回来料理公司的?”

顾夏栀一脸认真的看着赵喆贤,然后又认真的摇了摇头,“你别说,我们家还真没有!”

这下不仅是赵喆贤,连夜辞都很震惊,他们震惊的可能不是说上国际学校,也可能是震惊他们家竟然没有人出过留过学?

赵喆贤花了几秒钟消化了一下,伸手比了个“打住”的手势。

“等会,你这话有点歧义,”赵喆贤说,“你这话的意思是说,你家里那边没有人上过国际学校,还是说你家里那边没有人出国留过学?”

“当然是国际学校了!”

我就说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