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章 阳谋最无法可破(1 / 2)

加入书签

拓跋牡丹同时还肯定,皇帝绝不会让禁军背黑锅,他必定会利用军中大量的草原人,伪装成拓跋氏对这些渔船展开行动。

到那时候,她好不容易在冀州收买人心安抚的民意,恐怕又要被激化出矛盾。

这对她进攻萧氏,拿下太行东麓的战略要地不友好。

所以,拓拔元宏试图凭借辈分高留下那批渔船的考虑,被拓跋牡丹用数万精兵给打消了。

拓拔元宏和慕容渊麾下的部队,也算是天下少有的精兵,可他们目前既没有武器也没有战马。

他们所有的物资,都留在南岸了。

这也是拓跋牡丹不得不做的妥协。

不给张昊留下朝廷急缺的战马,他绝不会那么轻松的放过青州所部。

手无寸铁又累又饿的青州所部,面对拓跋牡丹麾下精锐的冀州兵马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不得不之下拓拔元宏和慕容渊只好要求得到一批补给,休息半夜之后立即向渤海进发。

他们不怕三太子吞并他们,那小子懂规矩。

可他们担心拓跋牡丹会把他们的不下带走一批。

果然,次日一早刚出发,就有数千人脱离所部,明确要求跟随拓跋牡丹。

“不是我们背叛大人,而是跟随你们作战以来,我们屡屡失败并没有多少打胜仗的机会。而且我们原本就被三太子讨厌,如果去了,反而让你们难以处置,我等去跟随郡主镇守冀州,也算是对狼主尽忠。”一部分人跟拓拔元宏和慕容渊告辞。

还有一部分根本没理睬他们,在各级军官带领下直接并入冀州所部。

那两人又怒又怕却不敢多言,一路风驰电掣赶紧向渤海郡快速前进。

拓跋牡丹目送他们离开,当即下令在渔船上泼上桐油点火焚烧。

北岸渔民敢怒不敢言。

或有人质问:“我们何必背负骂名?”

拓跋牡丹指着南岸说:“我们不背负骂名,就要被禁军伪装我军既杀人又焚毁船只,别以为他们做不出来。”

如今冀州局势是自从她担任冀州节度将军以来,中原人和草原人的矛盾正在飞快减弱,中原人不喜欢拓跋氏,但比起中原朝廷的官员,他们更支持对中原人公平公正如对待草原人一般的拓跋牡丹。

张昊绝不会坐视拓跋氏的郡主在冀州收揽民心,他一定会设法从中搞破坏。

所以,要是留下这批船只,拓跋牡丹敢肯定,张昊一定会利用麾下大量的草原士兵,伪装成拓跋氏精兵,在冀州南部展开凶残报复。

所以必须烧毁这批船只,但烧完之后拓跋牡丹当即命人给渔船所属人家送去赔偿。

这一手,极其高明!

那批船只算赔偿又能花多少钱啊,就算上千条每条价值也不过数千钱而已,拓跋牡丹拿的出数百万钱给中原渔民进行赔偿甚至补贴。

这样一来,冀州南部的渔民对他自然感恩戴德。

然后拓跋牡丹趁机将这些人集中起来,命自己的心腹部队向他们讨教水上行船的技术。

三五日,冀州南部的渔民,就已经有人向拓跋牡丹派去的军卒询问要不要他们参军。

拓跋牡丹将此事派人告知张昊。

张昊也在南岸待着,他不放心拓跋牡丹这个能力很强的敌军将领。

在她全部实力投入对萧氏作战之前,她任何时候都可以渡河南下进攻兖州!

这时候拓跋牡丹派人送来她在冀州南部的安排,张昊赞赏之余也觉着很可笑。

还是那三个武功高强的女兵,当着她们的面,张昊打趣:“拓跋牡丹实在太小家子气了,用这种手段拉拢人心,短期内可以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也会给她带去很大的麻烦。”

首先拓跋氏王族会怀疑她收买人心在冀州割据。

其次,草原十八部军事贵族会十分反对,他们从中原人手里抢好处都来不及,哪里会想到长治久安的事情啊,拓跋牡丹这么做,会让北方中原人源源不断地投奔她,这对其它部族的利益是有损害的。

最后,在草原人弯刀的震慑下不敢反抗的中原人有了投奔拓跋牡丹这条路,他们也会对其他草原贵族首领起异心甚至直接起兵造反。

那三个女兵无奈道:“郡主也是没办法,她在北境的时候对各部是以安抚为主,这本身就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反对。”

“反对只是一个开端,”张昊明确警告拓跋牡丹,“你们回去要告诉她,草原各部反对她,在冀州兵马对她比较拥护的前提下根本不值一提。但如果北境各部在草原十八部贵族的压榨下没有活路,纷纷去投奔拓跋牡丹,她才真正遇到杀机,拓跋氏不会让她活下去。”

这是实话,但实话很难听。

而且这未免有点挑拨离间的表现。

拓跋牡丹得知,少有的沉吟了半天。

她又询问张昊,如果因此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