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哪里借的胆子(1 / 2)

加入书签

靳卫东:“没错,正应验了那句话‘所有狂暴的欢愉,终将以狂暴收场。’所有商品一旦加上了金融属性,就会出现泡沫和不理性,这是避免不了的。到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

李向阳:“我听糊涂了。你都知道危害为什么还要这么干?!!我现在知道,你说古为今用的意思了,这就是击鼓传花,最后没有人接花,泡沫就破了。”

靳卫东:“红茶跟郁金香的基本面也是一样。茶叶对中国人跟郁金香对荷兰人一样,算是生活必需品。现在中国民间也积累了不少财富,可是除了可以买国债,没有其他任何投资途径。不然为什么猴票能这么疯狂?其实我是在用猴票试探市场。结果表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股票、期货、债券、贵金属和房地产等等全都还没开始。

就连传销都还没传到中国。

虽然李向阳不想承认,可是靳卫东说的很有道理。

他抿嘴沉默了片刻,才说:“可是既然是泡沫就会破。你现在的状况跟郁金香泡沫那个时候有本质区别。第一,郁金香泡沫之所以吹那么大,最后造成那么惨的下场还没有人被追责,是因为当时荷兰政府并不禁止,反而还支持。最后全世界参与,源头不明,也没办法追责。你现在就是源头,跑不掉。到时候泡沫一破,别说是破产,你就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换而言之,连我都不敢干的事情,你这个小王八犊子从哪里借的胆子?

靳卫东微微点头:“所以我们这一次不能完全照搬荷兰的郁金香,而且也没法照搬。”

李向阳差点没气晕过去:“我说了半天你到底听进去了没有。就算是你自己搞的这两个事情也没有可比性。炒猴票再狂野,也是国家发行的东西。再说猴票就那么点,不会造成大面积伤害。这个人多屯点,市面上就少一点。茶叶不同,年年有新的出来,而且都是民间生产的,囤再多也没有用。”

靳卫东说:“所以我们不能泛泛的宣传所有茶叶,只能炒作红茶,而且只有那几个产地的高山红茶才可以。所以我才要注册公司,搞品牌效应。我估算了一下,宜县高山红茶产量一年最多四五百斤,就把这个稀缺性拉高了无数倍。而且红茶的好处是,越陈价格越高。所以在投资者心里,这个商品有使用价值,而且不会随着时间贬值,敢于囤货。囤货的人越多,价格就越快涨起来。”

李向阳皱眉:这倒也是。

靳卫东又说:“郁金香这个泡沫其实本来不会那么快戳破。可是当时荷兰政府完全交由市场来控制,导致了无序化和妖魔化。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从源头上控制红茶的价格。让它按照我们要求慢慢涨起来。不需要太快,只需要比通货膨胀和大部分金融产品高一倍收益就行。好比现在银行给百分之五的年利率,我们让投资客一年能得到百分之十到十五,保证自己有一倍到两倍利润就可以了。”

李林富听得一头雾水,只觉得很厉害的样子,所以莫名其妙地很紧张,不敢插嘴。

李向阳垂眼坐着琢磨这件事。

靳卫东说:“李伯伯要是到时候觉得不对劲,可以随时喊停。您想想,茶是一年一年收。今年觉得这事风险太大,不想再干下去,收完冬茶,告诉茶农明年不收就行了。茶农就算明年非要接着做茶叶,也可以把茶叶卖给别人,生存状况总不会比现在还差。”

李向阳沉吟:虽然风险是有的,可是收益也确实显而易见。

他一下子也想不到更好的赚钱办法。就让这两小子闯一闯。

他微微点头:“那就先试试吧。不过你既然打算造假干嘛还跑去穗城那么远,在B市找个印刷厂不就行了。”

靳卫东笑了:“虽然是造假,但是也不能太容易被人拆穿。如果在B市拍照,印刷,搞不好明天所有人都知道了。”

去穗城就不一样了。

这个年代有没有网络,只要不变成新闻上报纸,靠口口相传,消息传播开来还是要点时间的。

到时候就算B市的人知道了,他也已经把茶叶炒起来了。

那些狂热的投资者压根就不会理会这种小道消息,当作是流言,听听就算了。

李向阳:“先做杂志,再上广播台,对吧。”

靳卫东:“对。明儿我们就出发去穗城。这一次为了节约时间,坐飞机去。”

李林富问:“那我呢?”

怎么到了最后,把他摘干净了?!

靳卫东说:“你要去把铺面给清理出来啊。铺面能不能尽快弄好,决定了我们办大事的进度。这个重要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别人去办,我不放心。”

其实刚才他还说店铺不着急,这会儿明显是在哄着李林富。

李林富却立刻斗志昂扬:“好。保证完成任务。”

李向阳叹气:唉,我的傻儿子诶。以前我叫你干点正事,真是比登天还难。他不知道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随便的打点鸡血,你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