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太催眠了(1 / 2)

加入书签

靳卫东说:“哦,那不用谈了。再见。”

中国人打骨子里就厌恶霓虹。

秦磊他们看靳卫东怼霓虹人怼得这么畅快淋漓,在后面看得也很兴奋。

只有奥赛尔希诺没感觉,心里还犯嘀咕:这几个中国人怎么看个商业谈判,跟看格斗一样。

眼睛发亮,闪着嗜血的光。

好吓人

慕承霖兴奋劲过了,有点担心,问:“把他们气跑了,会不会出问题。”

靳卫东说:“全球电梯大厂多如牛毛,少他们一个不少。再说他们本来就是狐狸进村—没安好心。实在不行买国产的电梯呗。而且霓虹国自己的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他们急切地想要扩展海外市场。中国离得近,人口多,他们是不会放弃这么广大的市场的。就算他这一次不来找我们,以后也会来找。”

下午是德意志迪博电梯的大中华区总裁卢森冯克莱曼,尖细高挺的鹰钩鼻,灰蓝色眼睛,银灰色头发,虽然在微笑,可是目光冷得像爬行动物一样没有一点温度。

他拿了一堆产品样本和案例过来,坐下后就开始用他那没有起伏的声音一本一本的介绍,一个案例一个案例的讲。

秦磊和李林富在后面听得眼皮子越来越重,然后两个人靠在一起睡着了

靳卫东抬手示意卢森冯克莱曼停下来,抽了其中两个样本,点了点:“案例不用讲了。这两个型号直接报价,各五台。”

卢森冯克莱曼:“我们要知道层高,层数,运行速度,开门尺寸,最大载重和人数才能准确报价。”

靳卫东:“28层楼,每层高度约3米3,速度1/s,开门尺寸900。最大人数13人,载重1000公斤。”

卢森冯克莱曼:“好,我回去做个详细的报价表,再回来跟靳先生谈。”

他出去以后,靳卫东身后的人都长长出了一口气。

秦磊和李林富醒了过来,伸了个懒腰:“嗯?走了?”

“可算是走了。这种感觉,真是跟在学校里上大课一样,太催眠了。”

德意志人办事果然一丝不苟。

卢森冯克莱曼很快提供了详细的报价。

虽然表格很复杂,可是靳卫东用几个字就能总结“贵得离谱”。

这些人真是永远都放不下骨子里的傲慢。

他放下报价单:“贵公司提供几年免费保修。多久保养一次。”

卢森冯克莱曼说:“五年。两年保养一次。”

靳卫东摇头笑了:“贵公司给德意志本土的免费保修期是三十年。每个季度一个小保养,一年一次大检查。怎么到了中国就少了这么多。”

其实他们对亚洲地区国家都是这样的。

五年以后,保养保修都要收钱。不然怎么源源不断的从这些技术落后国家赚钱?

可是在欧洲不同,本土公司竞争激烈。

你不这么做就争取不到客户。

卢森冯克莱曼回答:“我们也可以保修三十年,一年一保养,价格就不同了。因为中国有点远,我们的技术人员来一次不容易。”

鬼扯,你现在给的价格,都足够维护三十年了。

“港城跟穗城隔得很远吗?贵公司给港城的售后都比你现在给我的好得多。”靳卫东挑眉看他,用一个手指把报价单推回到卢森冯克莱曼面前,“很遗憾。这个价格,合作不了。”

卢森冯克莱曼:“价格可以再商量。”

靳卫东摇头:“离我们的目标价格太远,就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卢森冯克莱曼:“靳先生的目标价格是多少。”

靳卫东:“现在价格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跟欧洲市场一样的保修保养,并提供全套图纸。”

卢森冯克莱曼:“这个条件,比我们在其他任何国家的都要苛刻,很难实现。我们还有得谈吗。”

靳卫东:“没有,这就是我最后的价格。克莱曼先生好好考虑一下吧。其实也有办法把成本降下来的。比如在中国内地跟中国企业合作生产。304不锈钢,中国三十年前就可以生产了,钢索和轴承也可以找到合格的替代品。如果克莱曼新生不放心,可以把集成电路板在德意志生产好再运过来。如果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再商量价格。”

你们不就是怕我们偷学你们的电气自控,电子集成技术吗?

那你们尽可以藏起来。

反正几十年后最先进的芯片,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卢森冯克莱曼:“我要回去跟董事会商量一下。”

靳卫东:“好,我相信克莱曼先生的最终目的也是打开中国广大市场。其实中国的体量那么大,以后所有产品都要在德意志生产再运来,也是不现实的。其实霓虹的一个电梯厂家已经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也在权衡中了。”

李林富和秦磊他们坐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