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3章 :京城的天要变了(1 / 2)

加入书签

连生讲完了所有的之后,御书房内好半天没有人说话,连仁宗帝也一声不吭。先帝是他爹,贤王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这两位对于他来说,没有一点亲情可言,可毕竟都姓谢。谢家欠苏家一门的,也欠玄甲军的,这债永远也还不清。老王爷首先打破了平静。他说道:“皇侄儿啊!”老王爷没有叫圣上,而是称呼了一声“侄儿”,他这是以长辈的身份来与帝王掏掏心窝子了。“皇叔您说,侄儿听着呢。”仁宗帝也是改了口。“等一切查清之后,你要亲自去祭拜苏侯爷一家,还有玄甲军冤死的将官,你虽是帝王,可你也是人子。”老王爷的话,屋里人都听明白了。你谢云朗是帝王,可你也是先帝的儿子。你爹欠的债,天经地义你得去还,何况你爹欠的债太大了。“侄儿谨记皇叔的话。”仁宗帝也是点头答应了。“圣上英明!”屋内几位重臣异口同声地说道。仁宗帝一行人在御书房足足待到了午夜时分。明日三司便要审理靖远侯一案,为了相关人证的安全,御隐卫亲自将人证护送到京,并由御隐卫接管。麟德大殿的宫宴早就结束了,可没有圣上的话,谁都不许离开半步。直至深夜时分,众人在禁军的护送之下方才离开了皇宫。京城的天要变了。与李家私下有来往的官员回到家后,还想着与李府通风报信,可下人刚一出府,站在暗处的禁军便出来了。下人吓得撒丫子刚要往府中跑,就被禁军薅住了脖领子。几个府邸的下人便在禁军热乎乎的关心下,战战兢兢到李府送信去了。之后禁军便冲进府中,将府中老少“请”到了大理寺监牢。李府。入夜后,李仁义还在书房与三个儿子商量事情,李府管家一路连滚带爬冲到了书房。“老太爷,老太爷,不好啦!出事啦!”管家凄惨的喊声,在深更半夜尤为明显,把书房中的几个人都吓了一跳。李仁义正在捊着胡子的手一哆嗦,生生拽掉了好几根他的宝贝胡子。“什么事大惊小怪成何体统!”李仲春不由喝斥了一声。“哐当”一声,书房门被生生撞开了,李府管家一下子没收住腿,跌了进来。“老太爷,大爷,何府传来消息,宫里出了大事!”“到底什么事你磨叽什么”李仲夏不耐烦地说了一句。管家咽了咽口水,说道:“绣衣司大统领连生乃是靖远侯的幺子,苏昭苏连生,在宴宫之上翻出了靖远侯的案子,圣上下旨由老王爷主持,三司会审。”“什么爹绣衣司大统领是苏昭怎么可能”李仲春说道。李仁义听闻问道:“宫宴之上,何大人他们没有提出异议吗就算他是靖远侯的幺子,也是逆贼余孽,就该就地格杀,圣上岂能令三司会审”“以容老大人,荣国公等人为首的朝臣都要求圣上重审当年的案子,老王爷和太子殿下也认同,关键,关键是…”李府管家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混蛋,快说啊”李仲夏上来就踢了管家一脚。管家一闭眼睛,说道:“何府来人说,南国逍遥王也来了宫宴,说当年大齐有人去南国与南国二皇子秘谈,如何陷害靖远侯,而且圣上当众表态,他也一直在暗地查找靖远侯的案子。”“爹,爹!”李仁义听完管家的话,只觉眼前一黑,耳边传来三个儿子的呼喊声,瞬间他便陷入了黑暗当中。不知过了多久,李仁义才浑浑噩噩地醒来。“爹,您好些了吗”李仲春开口问道。“我们该怎么办一旦当年的案子彻底翻了过来,我们就没有一点余地了。”李仲春这会儿感觉脑子是嗡嗡的。李仲夏和李仲秋对于十五年前的事并不十分清楚。可是管家说完之后,他们哥俩看到父亲和大哥的脸色十分难看,父亲还晕过去了,就明白这里肯定有事。保不齐当年靖远侯的案子,李家也参与了。这哥俩心里着急,可这会也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一切要看父亲的决定。李仁义这会儿的脸色如同一张死人脸一样。他缓缓转过头,看着跪在跟前的三个儿子,又看了看素色的帐顶,嘴唇哆嗦着,说道:“大厦将倾,大厦将倾啊!”说完,竟然呜呜地哭了起来。李仲春几个人也是心里突突直跳。李仲夏将李仲春拽出屋子,李仲秋也跟了出来。李仲夏低声问道:“大哥,当年究竟是什么回事”“你们没必要知道这些。”李仲春说道。“大哥,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瞒着我们难道等着禁军或圣上的御隐卫冲进府中,将我们都锁走吗”李仲秋低声吼道。“大哥!”李仲春一跺脚,小声说道:“当年靖远侯一事,是爹与贤王爷亲自做的局,派入南国与二皇子密谈的也是爹的人!”李仲夏听完蹬蹬蹬,不由倒退了好几步,耳朵嗡嗡直响。李仲秋也傻在了一边。好一会儿,李仲夏才缓过神来,“大哥,我们怎么办当年爹参与了靖远侯的事,如果三司会审翻了案,李家就要掉脑袋了!“二哥,不是如果,是一定会翻案!假的终究是假的!”李仲秋如困兽一般,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嘴里不断嘟囔着。“老大,你们进来!”屋里传来李仁义的声音。李仲春赶忙大步跑进了屋子。李仲夏一看三弟还在那里狂疯地转圈,便上去一把拉住了他,硬将他拉进了屋子。李仁义这会脸色更差了,好像一不留神就会断了气,喘气也如同拉风箱一般。“爹。”李仲春三个兄弟又跪了下来。“老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三司会审没有那么快,抓紧时间,把能带的东西收整理好,明天你们三个便分头出城,去德安府。”“爹,儿子知道了。”李仲春说道。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