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章 特种部队(1 / 2)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章台后殿。

李斯坐在旁边细细地品茶,我微笑道:“味道如何?”

李斯咂了咂嘴,感叹道:“还是陛下的茶喝起来别有一股清香之气,比臣府上的茶好喝多了。”

我招了招手:“善本,准备些茶叶给李相带回去。”

李斯呵呵一笑,拱手道:“臣可没有这个意思,多谢陛下!”

我摆摆手,喝了口茶后进入正题:“李相有没有察觉到今日殿中的气氛有些不对?”

李斯放下手中淡青色的茶杯,眼神微眯道:“陛下是说那些武将?”

以李斯的敏锐察觉到这种微妙不值得奇怪,我点头道:“不错,那些武将似乎故意要表现自己。”

李斯嘴角扬起一抹莫名的笑意。

“臣正想向陛下禀明此事。”

“哦?”我奇怪道:“李相早就知道?”

李斯微微摇头:“臣也是前两天才得知。原因很简单,症结便在午之冲身上。”

我皱起眉头更加奇怪了:“跟午之冲有什么关系?他不过是刚刚被任命为秦南半岛监察使的小小县令……”

说到这我有些回过神了,疑惑道:“是监察使?”

李斯点点头,淡淡道:“韩信攻占西域、呼羯,吴剑灭了两胡、匈奴,武城侯攻占朝鲜半岛,南石攻占秦东岛,景祝平定秦南半岛,首功皆是武将。其中除了朝鲜半岛和秦东岛外,皆派驻了监察使,陛下认为那些武将会没有想法吗?”

听到李斯的话我才恍然大悟,沉声道:“朕没有给他们军功爵位吗?如果将新地交给这些右将军管制,类似呼羯的事情就会不断出现!”

李斯叹了口气,无奈道:“正如陛下所说,武将征伐有功,治民却缺乏经验,派驻监察使是必须的。可武将们却认为监察使只会躲在后面坐收其利,抢了他们的功劳不说,还要压他们一头,有此想法倒是不奇怪。”

我沉吟道:“那此次停止对外扩张岂不是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正是如此。”

殿中陷入寂静,良久后李斯开口道:“陛下也不必过于忧虑。”

我抬起头:“李相有何良策?”

李斯轻抚灰白的山羊胡,缓缓道:“蒙恬善守、南石沉稳,对此有想法的多是后起之秀将领,比如韩信、吴剑,至于景祝和王劲呢,既无特别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不必特别关注。臣建议给韩信和吴剑找点事做,让他们无暇胡思乱想。”

“嗯,言之有理。”我想了想,眼中露出笑意:“这件事我有打算了。”

李斯好奇地询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做?”

我呵呵一笑:“你说得对,他们不是闲吗?那就让他们去剿匪吧。”

“啊?”李斯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解道:“今大秦内外安定、国富民强,哪里来的匪?”

我摇摇头,解释道:“李相不怎么出咸阳,那些郡守、县令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哪里会跟你说这些。自从那年东巡,我下令让山上所有的黔首都搬到山下,效果虽然显著,但依然有顽固的刁民藏匿山中,而且逐渐发展成了匪盗。”

我目光逐渐狠厉起来,沉声道:“这些匪盗不同于游侠,游侠虽然固执己见,好歹不会劫掠普通黔首,可那些土匪就不一样了,杀人越货的勾当简直是家常便饭!朕听说他们甚至从活人身上挖骨剥皮以威慑黔首!朕恨不能将他们千刀万剐!”

李斯听着我的讲述也逐渐皱起了眉头,冷哼道:“当年秦国穷困如此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匪盗,如今天下富足了却有这些贼人为非作歹,陛下英明,必须铲除他们!”

随即奇怪道:“陛下是如何知道的?”

我微笑道:“偶然听说的。”

嬴兰的月鼎果然有效,能探查到许多净室兼顾不到的“小事”。

李斯了然,并不再多问。

“行了,李相去忙吧,让各郡郡守、县令无事的尽快返回属地,把韩信、蒙恬、吴剑留下来。”

李斯起身恭敬一礼:“臣遵命!”

李斯走后,我沉吟道:“不过嘛,让他们去剿匪说起来不好听,还得想个合适的理由……”

————

次日,韩信三人在章台后殿见礼后落座。

三人有些奇怪地看向我,不明白所有人都走了为什么把他们留下。

我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朕欲使蒙恬为西域右将军,韩信、吴剑,你们二人便留在咸阳吧。”

三人面色一变,韩信和吴剑更是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

吴剑小心翼翼道:“陛下,可是臣做错了什么?”

韩信自知我对他擅自出兵灭国呼羯的事不满意,明智地没有开口。

我呵呵一笑,摆手道:“你们没有做错,反而是因为朕要重用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