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百零三章 大福船下水(1 / 2)

加入书签

近三月初,魏重来禀,大福船已经全部建造完成,可以下水。

我立刻去了琅琊港。

港口内,一艘巨舰巍然耸立,船帆还未打开就已经让人感到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

“开始吧。”

魏重躬身去了,一声大喝“开闸!”

随着沉重的吱呀声,闸门打开了一道缝隙,汹涌的海水立刻从缝隙中涌出!

很快,船坞中就被海水灌满,大福船也慢慢地浮了起来,包括我在内,现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那艘巨舰。

直到海水平齐,大福船仍旧稳稳地漂泊在那里。

魏重稍微松了一口气,继续指挥道“检察船体结构!”

数百名参与造船的匠人排列整齐,从船头走向船尾,眼睛紧紧地盯着走过的每一步路,仔细检查船体结构有无问题。

船舱内也在进行着同样的检查。

同时周边驶来四艘系泊船,船上载有光着膀子的健壮男子。

每隔一段距离,系泊船就停下,船上的水手就一个猛子扎进海水,仔细检查着船底有无问题。

这项动作耗时甚久,我同样在耐心等待着,这是大福船能够启航的必要条件,一旦渗水活着结构开裂那就完了。

一个时辰后,整个船体结构终于检查了一遍。

魏重随即下令“升帆!”

巨大的帆布在十余人的拖拽下缓缓升起,尽管用了很多省力结构,这几面巨大的帆布仍然沉重得难以想象。

光是这几片帆布就使用了六层上好的绸布缝制而成。使用绸布的优势就在于轻便,而且绸布不吸水,遇水不会增加帆布的重量。

一切准备就绪,魏重进入了船长室。

船长室镶嵌了八片可以打开的玻璃,这也是大福船与现在现有船只不同之处,除了升降船帆,所有操作都在舱内进行,这样即便有大风巨浪也不用顶着风雨在外面掌舵指挥。

经过一番调整,最小的一面船帆终于迎风鼓了起来,大福船在船帆的推动下和四艘系泊船的拖拽下缓缓驶出了船坞。

出了船坞,四艘系泊船脱离大福船,另外两片主帆也调整了角度开始迎风鼓动,大福船的速度逐渐加快,沿着海岸开始试航。

我突发奇想,招手道“派人骑一匹快马,与大福船同向而行!”

孟合立刻领命去了,不多时,一匹快马沿着海岸快速追击。

大福船的速度虽然比现有的船只快了很多,但跟陆地上马匹的快速奔跑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目测只有4-5节的速度,这还是顺风行驶。

如果是逆风的话,两片副帆设计为三角帆,估计只能达到2-3节的速度。

不过速度已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船上的火力!

这个就只能等到大福船试航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实验了,计划的一侧六门、共十二门火炮不知道能不能装得上去,威力几何。

经过一个时辰的等待,大福船去而复返,逆风的速度果然只有3节左右,而且必须要呈型前进,显得颇为吃力。

然而看在冯劫、李泰伯等人眼中就不一样了。

冯劫还好,他没接触过水战,只是惊叹于大福船的巨大。

李泰伯身为琅琊郡的郡守,熟悉水战,在他眼里看到的可不仅仅是大这么简单,航速、姿态、风帆等等,无一不显现出大福船的强大!

最关键的是,大福船以钢铁为龙骨、上覆铁皮,这是什么感念!

说实话,直到现在他都不是很理解这种钢铁铸造的东西是怎么浮在海上的!

又等了许久,大福船缓缓驶回了港口。

已经离开船坞的大福船不可能再回去了,从今以后,直到沉没或者退役,它都只能漂在海上或者靠岸停泊。

魏重带着船上的人兴致高昂地走了下来。

“恭喜陛下,天佑大秦!大福船试航成功,全赖陛下之功!”

我也是高兴不已,大声道“诸位都是大秦有功之人!明日起休沐三日,朕已经命人赐下酒宴,诸位可以尽情享用!”

众人立刻齐声呼道“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自从大福船开始建造,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几乎日夜不眠,夜晚琅琊港的灯火从未间断,遍布港口的巨大火炬已经成为了这里最显著的标志!

众人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只留下一部分核心匠人。

魏重显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陛下,臣此生死而无憾矣!”

豫进也是替他感到高兴,脸上的笑容从未间断。

我呵呵一笑,勉励道“你还要建造更多的大福船,今后还要建造更大的船只,朕可舍不得你死。”

魏重憨厚一笑,拱手道“谢陛下!”

我点点头“最后再检查一遍,没有问题的话朕会安排后续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