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难挽人心,宋江发飙(6k)(1 / 3)

加入书签

其实定个八品小官,吏部就可以直接拍板,本不该上升到朝堂讨论,却偏偏在朝廷引发争执。

毕竟梁山头领实在太多,宰相王黼认为封赏拔得太高,后面人再立功将不好收场,枢密院则建议给个散官虚衔,最后两方都认为最佳选择,是直接在朝中选官赴任。

宿元景提前做了徽宗工作,但任命地方要员触动太多利益,赵佶不可能忽视朝臣的意见,兼之还有招驸马想法,便在做决定时有所动摇。

关键时刻,还是蔡京出面说和。

他谏言要考虑沁州实际情况,留下少量梁山军保持余威震慑宵小,这样既有利于当地快速稳定,也在遇到田虎余孽能就近征剿,而直接给散官虚衔会寒将士之心,让宋江等人觉得不重视,影响他们为国效力的积极性。

蔡京之言,老沉持重。

“可在山上期间,我除了夜里睡觉,与他形影不离,没听长老说此话,反说跟着我放心,这理由实在怪异”

林冲得知大军即将南下,而杨长留在沁州任兵马副总管,便继鲁智深之后找到宋江,表示自己也要留在沁州。

宋江只留武松虽然抠门,但听杨长口气很明显在狮子大开口,黑三郎遂蹙眉反问:“三郎还想要谁?”

宋江把沁州头领都叫到堂上,杨长误以为是去征讨淮西王庆,结果老朋友酆美冲他微微一笑,宣读了他留任沁州的诏令。

“孙安、叶清应该不会随军南下,再加上两位弟妹从旁协助,三郎身边已有四员大将,我再把二郎留在此地,沁州军务应已不成问题。”

宴酣之际,杨长佯装醉意上头,拉着酆美嘟囔:“酆将军,小弟初入官场,对军政其实都不太懂,这段时间沁州风平浪静,全赖梁山兄弟扶持相助,但宋先锋他们还有重任,等到梁山兄弟们撤出沁州,我就怕治下生出乱子,会辜负朝廷厚望.”

处理完手头事务,宋江在营中大帐单独约见杨长,要就留人事宜达成一致。

按照吴用的说法,可把两人归入征田虎阵亡名单,算上之前的周通及张青夫妇,阵亡人数仅仅为五人。

“可以吗?”

“呵呵.”

“恭喜,恭喜。”

杨长、酆美同时看向宋江,黑三郎的酒量不错还未醉,听到此话旋即警惕提起。

“运回家乡迁延日月,不如就地葬在太原?周通也葬在忻州,都算是为国捐躯”吴用拈着胡须眉心收拢,显然不愿为两人耽搁行军。

两人在太原触发梦魇,不太可能与文殊院扯上关系,吴用怕无端猜度影响宋江心情。

“你说谁?”

十一月十五,酆美带着官袍印信,进入铜州府宣诏。

宋江立刻把自己摘开,并看向酆美寻求帮着。

宋江话还没说完,鲁智深即抱拳辞行转身出帐,大步流星没一丝眷恋。

“呵呵,总管休疑,你可领旨自观。”

“就在几天之前,大家连日都待在客店,几乎没有外出”安道全直摇头。

“快请坐,恩相可有交待?”

宋江话到一半,见吴用满脸凝重,马上察觉到不对,遂问:“有事?”

杨长心怀光明没受影响,却让不少旁听好汉生出凉意。

“不是.怎么会.”

当日智真长老为测试杨长,以法力加持在地藏经文和咒语之上,带有驱邪超度的超自然力量。

宋江把酆美送到驿馆,回到住处尚有五分清醒,很快戴宗就带杨虞候来见。

他,太想进步了。

堂内气氛突然变尴尬,宋江站出来热心充好人,他一边让人准备酒宴庆祝,一边引酆美到后堂招待。

杨长携武松、朱仝等人,在铜南门置酒相送,一番寒暄客套不在话下。

“我一定把话带到,对了”

林冲回答充满玩味,听得旁人面面相觑,心说这不是打脸么?

杨长与蔡京同流合污,你们还认可他的人品?

梁山只能有一话事人,那就是我忠义无双宋公明,谁继续跟他混就等同自污。

宋江捏了捏沙哑喉咙,刚才被烫到还没复原,眼神中流露出不可思议,“他们不是好了吗?”

“就是吾师让洒家留下,那偈语也是送给哥哥的,所以.好自珍重”

杨虞候话未说完,宋江便激动抱拳打断。

“呵呵,这个好办。”

鲁智深声音响亮,听得宋江先是一愣,跟着追问:“为什么?”

林冲留下两个字,一反常态不再怯懦,当即转身飘然而去。

蔡的仇,怎会放过?

只不过算来算去,杨长最后留三送四,好像在数量上亏了,但质量不一样。

因有戴宗提前回城报信,酆美传诏一行还没抵达铜城,宋江就已获悉圣旨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