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章 出发(1 / 3)

加入书签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铳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杀敌在今朝!”整齐的歌声响起,隆武元年冬,兴华军出兵一万两千,加上临滇府驻军三千人,总计一万五千军队,北上莫朝,发起对沙定洲势力的进攻。军歌嘹亮,官道上如同长龙一般的就是正在行军的兴华军,旌旗招展,统帅部成立之后,兴华军军旗统一改成了外红内白黑字的样式,看起来异常威武。军旗被大风吹得猎猎作响,行军队伍排成两队,骑兵在最前方,步兵居中,炮兵和辎重殿后,除了歌声之外,就只能听见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官道上来往的人群看见大军通过,纷纷往两边避让,兴华军自成立以来,这是出动人数和装备最多的一次作战,所以队伍拉的距离很长,看起来颇有些叹为观止的意思。随着兴华军的不断扩大,军歌也是军队建设的重要一环,除了原先以知识青年从军歌为蓝本创作的兴华军军歌之外,还有旗正飘飘等几首歌词朗朗上口的军歌,高衡将其定为战士们必须要学习的几首军歌,行军打仗的时候都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队伍的最末尾,兴华军将现有的马车骡车一股脑配备给了炮兵,炮兵还要担负运送辎重的任务,没有马车作为机动工具,连步兵都赶不上。所以火药、炮弹、火炮等等都是由马车来负责运送的。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此次作战,高衡将制造总局刚制造出来没多久的小型震天雷一股脑全部征用了,虽然小型震天雷试验的时间还不长,投产也不久,但是高衡等不了那么多时间了,只要威力比原先的震天雷大,体积比原先的震天雷小就行。得益于烈性炸药和制造局工艺的不断提升,卜弥格等人在明军原有震天雷的基础上缩小了体积,装填了烈性炸药,并且按照开花弹的模式,进行了中空的设计,反正是用铸铁模型一次成型,在里面填充定向炸药包使用的铁弹丸,如此,这种震天雷爆炸之后产生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都比以前增强了很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高衡要求加装木柄的需求暂时还没做到,一旦加装了木柄,这种震天雷投掷的距离将会更加远,后世我军最优秀的士兵创造的手榴弹投掷纪录是一百米出头,高衡觉得,如果兴华制造局能制造出理想的木柄震天雷,那么普通士兵将其投掷四五十步应该不是问题。“王医师,要不然我跟你们换换吧,咱们轮流休息,到了战场上,也许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队伍的最末尾,马车队当中,响起了一个女声,正是葛蕊芳。原来,高衡下令医护女兵可以参战之后,吴荣便将这个医护连安置在了队伍的最末尾,因为他们当中有女兵的缘故,干脆,给了他们搭乘马车的权力。但是马车的数量毕竟有限,而且还要装运大量的武器装备,所以能给人乘坐的马车并不多,男兵们很自觉,将马车全部让给了女兵,算是对他们的照顾。对于这些敢于上战场的女人,尤其是领头的葛蕊芳,士兵们还是佩服的,这打破了自古以来的传统,而且葛蕊芳她们是自愿要求上战场,更是难能可贵。虽然彼时,女性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对于这些勇敢的女子,士兵们还是打心底钦佩的。不过葛蕊芳可没想着享受,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招呼着男兵们跟自己换乘,毕竟男兵们还背着药箱,马车的承载力有限,为了让马车多装一个女兵,男医护兵主动将药箱和物资背在身上。葛蕊芳在边关待过,知道战争的惨烈,一旦上了战场,除非是放弃伤兵,否则将伤兵抢救回来现场救治,将会是一个异常辛苦的活。在军营中生活了这么多天,她已经明白了,兴华军是一支有着极强凝聚力的军队。训练场上挂着的最大横幅,上面写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几个大字。男医护兵领头的是一个姓王的医师,叫做王臣羽,年纪三旬出头,身材不高,也是侨民,早年是从两广移民进入安南的,算是两广的一个医学世家,医术非常高超。但是被安南人关押之后,因为长期折磨,左腿落下了病根,所以走路有些跛,但是这不妨碍他治病救人,在谅山府城内,也是神医。听说组建医护兵之后,带着对安南人的恨意和对伤兵的同情,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因为医术高超,而且年纪不大,所以被吴荣任命为医护连的连长,葛蕊芳担任他的副手。葛蕊芳见王医师腿脚不便,便提议跟他交换一下。“不了,葛医师,我没关系,虽然走路有点跛,但是你看,我没有用拐杖,所以能坚持,用平常人的眼光看待我就好。”王医师摆摆手道。葛蕊芳跳下了马车,执意要把药箱接过去,王医师无奈,只能把药箱给了她,葛蕊芳跟大部队一起步行行军,有她带头,女兵们也纷纷跳下马车,将男兵背负的辎重全部接过去,扔上马车,跟着队伍一起行军。实在有人走不动了,再上马车休息一下。大军朝着临滇府运动,骑兵队列中的高衡可没闲着。此刻,他正一手抓着面饼,一手拿着地图,观看着即将到达的战场态势,思考着用兵的方略。陆涛已经带人去前方侦查了,所以前方不断有情报传回来。阿木、王奇、宋志等一众军将围在高衡的身边,跟他一样,吃着面饼,喝着凉水,讨论着用兵的方略。高衡咽下最后一口干粮,开口道:“他娘的,这饼和肉干实在是太噎嗓子了,要知道伙食就是战斗力,我们后面要多想想办法,让制造总局搞一批行军炊具出来,让将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