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出兵扶桑(2 / 4)

加入书签

军规模庞大,驻防的地方也是天南地北的,在什么样的地区都有,因此想要进行相应的实战测试也简单。

刚巧军方那边就在扶桑那边正在打仗,陆军也派了几千人过去配合海军作战。

所以,首批一千多支的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就被打包装好上了军方的运输船,随同其他运输补给物资的运输舰一起,在海军的多艘护卫舰,巡洋舰的护送下从上海松江海军基地启航,一路向东。

他们先抵达了济州岛,大楚帝国早年就已经把济州岛完全军事化,刚开始主要是为了杜绝外部影响,在这里培育优良战马的,不过后来因为对扶桑贸易的需求,以及江南沿海到东海省的航运需求,因此济州岛也就成为了过往商船的一个途径补给点。

,并设立了琉球府进行直接统治,此地也是大楚帝国在前出太平洋时候的重要补给基地。

同样也是帝国南方的船只前往扶桑时候的重要途径港口。

运输舰队在琉球补给了后继续启程,一路直奔对马岛。

之前大楚帝国已经派遣了舰队以及数千陆战队员出征扶桑,他们先抵达了釜山港进行休整并补充人员和物资。

随后又借口控制对马岛的日本大名宗氏家族,即对马府中藩说违反双方贸易协议,走私运输违禁品云云,要求进驻对马岛上进行搜查证据。

宗氏家族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有什么误会的时候,帝国海军舰队就已经杀到了对马岛,并进行了强行登陆。

通过一番简单的战斗后,就直接把对马岛给控制了下来。

此时,对马岛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进军扶桑地区的前哨站以及最重要的补给基地。

这一支补给舰队的目的地,也是对马岛。

当运输舰队抵达对马岛的时候,除了运来了大批补给物资外,还从釜山港那边顺手带来了数千名陆军士兵。

这些陆军士兵嫡属于大楚帝国陆军第四十五师,是一支乙等常备师,之前长期驻扎在辽西省,最近四五年调往东海省驻防,并着重训练渡海登陆,山地作战等,甚至军官和士兵们还会学习倭语,了解扶桑的一些风俗,查看了解扶桑列岛的地理特征等。

这支部队,乃是陆军方面专门为了扶桑方向而准备的战斗部队。

尽管早些年的时候帝国也没有攻打扶桑的战略计划,但是陆军方面却是不能进行相应的准备,不管是防备扶桑入侵,还是说以后直接打过去,一旦帝国有了需求,那么陆军就能直接顶上去。

所以,才会有了第四十五师这种专门为了扶桑作战而准备的战斗部队。

不仅仅是有四十五师这种专门面向扶桑的部队,实际上大楚帝国陆军针对不同的敌人或潜在敌人,都会专门若干专门的部队进行应对,早期针对南洋地区而准备的几个甲等师。

如今有在西南方向面向缅甸,孟加拉一带的山地丛林部队。

在青康地区,还有一支专门高原山地部队,这是为了印度方向而准备的。

针对不同的敌人或潜在敌人,采用不同的装备以及战术,并以此组建针对性非常强的专门部队,这是陆军经常干的事。

第四十五师,就是陆军方面为了针对扶桑作战而搞出来的部队,这支部队里的军官和士官以上群体,都比较了解扶桑情况的,其中不少还是真正的倭国通。

有这样一支部队,当帝国决定在扶桑搞事的时候,自然不会把他们忘记,早就决定让他们参与扶桑战事了。

之前对马岛战役的时候,因为规模实在太小,而且主要是渡海登陆作战为主,所以让海军那边给全包了,陆军的第四十五师下属的178团是作为第二批增援部队过来的。

不过178团抵达对马海峡后,其中的一个步兵营则是奉命换装了一种全新的步枪。

这就是新鲜出炉,暂时还没有投入过实战的二十二年式击发枪。

拿到这款步枪之后,178团第一营的将士们进行了简单的适应性训练,训练进度还算不错。

毕竟这玩意和十三年式燧发枪比起来,也就枪机结构有所变化而已,其他的都是一摸一样。

枪机结构的不同,虽然导致了装填程序有些许变化,但并不是说变的更复杂,而是变的更简单,省略了好几个步骤。

因此实际操作起来,使用比燧发枪要更简单方便。

因此士兵们进行改装训练的时候适应的非常快。

而就在178团第一营的士兵们进行适应性训练,以便尽快完全适应新步枪的时候,大楚帝国的礼教部藩务司的官员们也没闲着。

他们给江户幕府那边发起了最后通牒,要求江湖幕府配合帝国对对马宗氏余孽进行搜捕,并配合帝国军方登陆宗氏的其他领地进行抓捕行动。

说什么帝国对走私贸易,偷税漏税,侵害帝国关税利益,破坏正常营商环境的宗氏将会打击到底,如果江户幕府方面胆敢包庇宗氏余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