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三十五章 俯视欧洲(2 / 3)

加入书签

实大楚帝国远征军驻防西班牙的军队,基本不和西班牙当地的土著打交道,甚至西班牙土著玩叛乱也不管,基本只呆在特定的几个战略城市里的营房里。

哪怕是仆从军印度军团也在逐步撤出各占领城市,把当地的治安移交给新西班牙王国组建的军队。

这种移交过程,也是让新的西班牙王国高层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甚至都有种舍不得楚国人大规模撤军了。

怎么说呢,之前楚国人还在西班牙各地都大规模驻防,并负责驻防,巡逻,弹压等各种任务的时候,新西班牙王国的高层表面上各种说好,但内心里还是不愿意的。

怎么说呢,殖民地王国,那好歹也是个王国,他们也渴望着收回更多的权力。

所以一直都在争取让楚国大规模撤军,向新王国移交治安。

后来楚国人在欧洲的战事多了起来,尤其是法国和英国陆续开打之后,这兵力有些不够用,所以就答应了西班牙方面的请求,开始逐步撤军,并把兵力调到新占领区的英国以及法国去。

然后新西班牙王国的高层很快就傻眼了……尼玛以前楚国人在的时候,怎么没看见有那么多的暴民,反叛分子啊,这楚国人一走,尼玛各种暴民,反叛分子就冒出来了。

反叛分子:呵呵,你当我傻的,楚国人在的时候玩反抗,那不找死嘛……但是你?呵呵,我干不过楚国人,我还干不过这楚国人的狗腿子?

于是乎,楚军撤离一地,西班牙就乱一地,搞的后来西班牙王国方面不得不主动请求楚国方面:大哥,您别撤的那么快啊,这地盘太多,小弟我要撑不住了……

这也是英国战役中后期里,楚军只往英国方面增援了一个印度军团第三师的步兵团,而不是把整个印度第三师的其他兵力都调往英国的缘故。

得留几千印度第三师的兵力驻防西班牙,帮着西班牙的新王国……要不然乱子可就闹大了。

这个过程里,都让欧洲远征军里的一些将领们都感叹:当初打的太狠了,早知道这样,当初高低会给新王国留一支西班牙的主力正规军,而不是全部都打光掉!

为了弥补当初把西班牙打的太狠的‘失误’,远征军方面迅速出台了弥补措施,准许西班牙方面派遣劳工来替换原先的战俘。

楚国人一向来都喜欢把战俘当劳动力使用,在西班牙俘虏的大几万战俘基本都在加的斯港以及其他楚军控制港口里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呢。

但是如今西班牙新王国缺乏训练有素的士兵以及军官,新招募的士兵一时半会的也来不及训练形成战斗力。

所以经过欧洲远征军司令部和西班牙王国方面的协商后,西班牙新王国用劳动换回了大量的战俘,并用这些战俘里挑选人员,组建了更多的军事部队,进而用来弹压他们内部的诸多动弹。

而组建军队自然需要武器装备,至于西班牙王国内部的那些武器手工作坊,基本都毁于战争之中……楚国人可不允许自己的殖民地里还保留武器生产能力!

同时欧洲武器贸易公司向西班牙新王国提供了大量优秀廉价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大多还是之前缴获自西班牙人的!

说白了就是把西班牙人的武器装备缴获之后,又卖西班牙人。

最终楚国人拿到了真金白银,西班牙又获得了一批武器装备。

西班牙方面如此,在葡萄牙那边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也开始在法国地区的四个新王国里这么做。

从这个角度去看,其实楚军是不反对自己控制下的殖民地保有军队的,当然了,前期是这些军队不能用来反抗楚军,在特定事项上要接受楚国人的领导和指挥。

根据大楚帝国和这些殖民地王国签订的一系列协议里,尤其是其中的军事协议里规定,大楚帝国将会和土著王国成立联合指挥部,由楚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楚国方面有权力调动这些部队配合楚军参与作战。

大楚帝国方面,对这些殖民地王国的军队是拥有指挥权的。

也就是说,这些殖民地王国的军队,严格上来说也是属于楚军的仆从军,而且还是不用自己花钱的仆从军……

只是楚国方面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会干涉他们在内部的一些军事行动的指挥权……懒得管。

楚国人在欧洲很现实的,只要自己的利益,至于欧洲人内部的矛盾,他们的死活,其实楚国人不是很关心……

只要你肯开放市场,不反抗大楚帝国,那么很多东西楚国人是不太在乎的。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是荷兰以及丹麦方面选择主动归顺,开放市场,接受楚国派遣的顾问团的缘故。

而当英国人也完蛋,丹麦选择主动归顺之后,压力就到了其他几个欧洲有一定实力的国家上面了。

比如说曾经在三十年战争里表现的很凶猛的瑞典王国,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楚国的威胁,并在主动放开市场,接受顾问团监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