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美洲城市(2 / 3)

加入书签

城镇也多了去,这么多铁路沿线城镇里为什么只有伯塔城发展起来了。
这背后就是当地的优良条件支撑着。
对于这样的北美人口和经济重镇,罗志学自然也是会投以更多的目光,拟定的视察时间也不是和之前沿途的一些铁路沿线城镇一样只是一两天,而是准备在这里停留至少十天以上。
一方面是留出时间让给工程师们检修火车,另外一方面则是打算详细的视察当地的经济发展。
抵达当地的第一天,按照惯例简单接见当地文武官员后,罗志学并没有参与其他什么活动,而是开始在当地下榻的一个庄园里休息了。
乘坐火车出行,比乘坐船只的舒适性要差一些,罗志学在视察沿途的休息其实并不算太好。
毕竟乘坐船只的话,罗志学乘坐的可是满排三万吨的皇家公主号,只要不是遇上大风大浪,寻常小风小浪的话可影响不了其分毫。
所以乘坐皇家公主号出行,日常时候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罗志学基本是感受不到什么颠簸的,也没有什么嘈杂声音,一切和在地面上其实差不多。
但是在火车上……哪怕是乘坐的是专门特制的御用专列,在舒适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火车该有的水准。
但是依旧难以避免的感受一些轻微的震动以及持续不断的噪音……火车的钢轮行驶在铁轨上,持续发出的摩擦声以及钢轮经过铁轨连接处所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声音。
这些声音,只要火车在行驶就无法避免……
哪怕是御用车厢……它也避免不了这种噪音。
也好在御用专列为了安全以及人员休息,是不会在夜间行驶的,所以晚上倒还是能够睡个好觉。
但是不管怎么说,乘坐火车的体验都远不如乘坐皇家公主号这种大吨位的豪华客轮!
这……其实也是明明已经有火车了,但是在两个火车以及客轮都能抵达的城市之间,有钱人依旧更倾向于乘坐客轮的缘故。
这年头乘坐火车,可不是什么很好的体验!
和后世的高铁的乘坐舒适性比起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可大了去……
因此这年头出远门,如果有的选,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大吨位的豪华客轮出行……当然,也只局限于大吨位的客轮,最好是豪华客轮……哪怕只是个三等舱,那也比乘坐火车舒服啊……
毕竟小吨位的船只乘坐起来……那玩意稍微遇上风浪就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比乘坐火车还难受。
当代的大楚帝国,人们出行是火车和轮船都坐,各自有各自的选择,两种交通方式都是属于民众的主流出行方式。
罗志学一路乘坐专列,休息的也不算好,这到了伯塔城后也就早早休息了,并且后续两天也没有安排太多的活动,主要还是以休息为主。
等到了第三天,罗志学的行程才密集起来,这一天的上午,他就去了伯塔城的中心城区进行视察……要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如何,虽然有诸多办法,但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当地的城市建设水平。
尽管光看城市建设水平也不能准确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依旧能够看个七七八八……怎么说呢,一个地方可能很有钱,但是城市很破……但是绝对不可能地方很穷,城市却很高大上又干净漂亮整洁。
地方有钱不修城市里的基础设施,可以找出一万种理由!
但是地方穷想要修城市的基础设施,那是找一万种理由都做不到!
有钱不花,和没钱花……这可是两种概念。
而伯塔城里的城市建设,在罗志学看来还算不错……至少作为一个历史不过十多年,真正高速发展不过十年左右的海外领地城市,其成果已经算是非常突出了。
同时因为伯塔城是一个全新建立起来的城市,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用考虑任何的历史遗留问题,城市规划想要怎么来就能怎么来。
因此整个伯塔城的城市规划很不错,城市里的主干道非常宽阔……虽然其中只有中间的行车车道是水泥路,大部分还是煤渣面,但是预留的路面却是非常宽阔,未来有需求了也有钱了,分分钟就能够铺上水泥或沥青。
同时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也搞的比较好,两者有着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的避免工业区里的蒸汽机发出来的煤烟污染生活区的空气。
同时为了方便上下班,这两者的距离也不算太远,同时还有着多条的路况非常不错的主干道连接,并搭配了相应的公共马车。
光看这些道路规划以及工业区规划……一看就知道当初规划伯塔城的设计师,肯定是去过松江城看过甚至是详细考察过的,完美的避过了松江城的诸多痛点: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早期规划道路不够宽敞,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极其突出,交通拥挤。
虽然在其他诸多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里,松江城是其他城市的学习对象……但是要说起城市规划,松江城往往就是典型的负面教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初松江城最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以当地的上海县城为中心对外进行规划的,当年的规划人员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这地方会变成一个五六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了……
甚至当年规划的时候,其实都已经做了超前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