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010 商议(2 / 2)

加入书签

在晋代。等到隋文帝开皇年间,于尚书省各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到唐宋沿置,与郎中通称郎官,都是中央官吏中的要职。

后来一直到明代仍沿此制。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三级司官,得以递升。当时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

等到明代中期,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且此类官职变成可以捐买的位置,所以当时富豪纷纷购买这个职位,以后出门就都自称称员外。所以员外这个官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