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5章:江户会盟,赌运国战(2 / 3)

加入书签

同样把大秦给得罪的死死的。

大秦这次会远征倭国,未必不是因为你织田信长的缘故,凭什么把所有的错都推到我们身上?

德川家康、武田玄信等出兵的大名,都先后出言反驳蛎崎信广,并不断的为自己找借口。

双方各执一词开始大吵了起来,甚至吵了一个时辰都还没有进入正题。

吵到后面,连织田信长都站了出来,呵斥蛎崎信广目光短浅,并保证绝对不会交出在场的任何一人,才结束了这场谁是谁非的争论。

织田信长亲自参与了幽州大战,并且还在周瑜的手上吃过亏,所以他知道大秦这个国家有多强大。

织田信长虽不解大秦为何会在一统前报复东瀛,但若是大秦真的下定决定征倭的话,那肯定有着必胜的把握,只凭东瀛本土的势力未必能抵抗。

所以,对于如今的东瀛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团结,若是都这个时候了还内斗的话,那东瀛绝对无法抵挡大秦的入侵。

织田信长的保证,让德川家康等出兵神州的大名都松了口气,毕竟都已经到了这种时刻了,他们自然不想搞内讧,织田信长的态度让他们非常满意。

很快,会议过半,织田信长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还是一句重点都没有,当即抬断众人的后话,并大声道:

“诸位,大秦是个极为强大的国家,嬴昊更是自古少有的圣明之君,他既然敢跨海远征我东瀛,说明肯定有着必胜的把握。

东瀛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绝对不是在盲目乐观的时候了。”

织田信长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不禁为之沉默。

良久后,上杉谦信站了出来,说道:“织田大人说的对,我等之前虽各有龃龉,但如今在民族大义方面,理应放假成见,一致对外才是。”

上杉谦信并没有称织田信长为皇帝,或是天皇,显然并不承认他天皇的地位。

不只是上杉谦信,东瀛除了织田家的所有势力,都不承认织田信长天皇的身份,哪怕织田家是东瀛霸主也一样、

相反,满清、王莽等外国势力,却承认织田信长的地位。

有上杉谦信开口,武田、德川等同样支持联合的势力,纷纷顺势赞同放下成见,举行联盟共抗秦之举。

至此,这次江户会盟,才算是正式进入了正题。

各大势力虽都同意联盟,但想要整合这么多家势力,组建联军共同抗秦,显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可关键是,大秦的水军马上就要打来了,他们却对大秦所出动的兵力,乃至主攻的方向,全都一无所知。

留给东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东瀛各国首脑就算是想要增派布防,也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还不知道该把兵力往哪调。

“所以,对于我东瀛而言,当务之急,应是搞清楚大秦的兵力,以及秦军会从进攻何处。”织田信长沉声道。

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今川义元等大名也都点头表示赞同,毕竟连大秦的主攻方向都不知道,东瀛四岛的面积也不算小,总不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全都设防吧?

“秦军的具体兵力,在下虽不知,但关于秦军的主攻方向,在下认为应该是九州岛。”上杉谦信沉吟道。

此言一出,九州本土的三大势力,毛利、大友、岛津三位大名顿时为之色变。

毛利隆元连忙问道:“上杉大人为何如此断定,大秦会以九州作为主攻方向?”

上杉谦信则答道:“大秦若是征倭的主将人选,必定是青州水军大都督周瑜,而在下在周瑜身边潜伏了两年,自认对周瑜还是有些了解的。

周瑜乃大秦水战第一名将,其用兵之法善于正奇结合。”

说着,上杉谦信取出周瑜的画像,指着画像对众人道:“以在下对周瑜的了解,他若是征倭的话,定会先挑力量薄弱之处,以此来为突破口,先打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

本州乃东瀛之精华,也是力量最强之地,以周瑜之精明,想来不会以此作为突破口,所以可供周瑜选择的只有九州和四国。

四国多为山地,地狭民少,不利大军展开,更不利于后勤运输,秦军主攻四国的可能性更小。

所以,在下断定,周瑜的主攻方向,必定是九州。”

听完上杉谦信的分析后,本州岛和四国岛的大名们都暗自松了口气,反之九州岛的大名们的脸色则都极为难看。

秦军就要打来了,主攻的方向很大可能是九州,而他们却一点准备都没有,这让他们如何抵挡啊?

“这不过只是你的个人推测罢了,万一不是呢?”

大友宗麟一脸不甘的说道,他也知道上杉谦信说的可能性很大,但心中就是抱有侥幸,不愿相信大秦会主攻九州。

上杉谦信见此,刚想要出言反驳,可是却被织田信长所阻止。

“上杉大名所言,虽只是个人猜测,但却是我等目前为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