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9章:戚继光战交州,阮越对秦称臣(2 / 3)

加入书签

装登秦军数量很多,并且还要稳扎稳打,誓要攻破南郡,以此来也迷惑交州的楚军。

四会和中宿两县,被秦军攻破的消息,传回刺史府之后,交州刺史刘先整个人都傻了。

刘先字始宗,零陵郡人,博闻强记,明典故,他的外甥是汉末有命的神童周不疑。

刘表时期刘先就在担任荆州别驾,刘表死后则继续辅佐刘秀,后被刘秀任命为交州刺史。

刘先是个纯粹的文人,让他治理地方倒还行,可打仗就不是他的专业了。

更何况本该在北方的秦军,却出现在最南方的交州,并且对南海郡发动突然袭击。

这其中的信息量太大,而且实在太过于诡异,根本不是刘先一个文臣能应对的了的。

别说是刘先了,哪怕是刘秀,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也定会懵上个一段时间。

刘先应对不了这样的局面,所以他做出了大多数人都会做的决定,那就是让李秀成率军回援南海,同时发动城内壮丁做好守城的准备。

李秀成郭子仪等将收到秦军出现在交州,并且已经连许攻破两县之地的消息时,也和刘先的反应也差不了多,懵了很久才清醒过来,并且第一反应就是在做梦。

这消息太离谱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刘先的亲笔信就摆着这,容不得李秀成和郭子仪不信。

意识到秦军真的出现在交州,并且数量还不少之时,李秀成和郭子仪都没有太惊慌,并且果断分兵前去救援南海。

在他们眼中,战力孱弱的安南联军,根本就不是楚国威胁,就算这次让他们逃走了,下次在灭掉就是了。

反之,交州治所若是被秦军攻破的话,那楚军的损失可就大了。

于是李秀成和郭子仪兵分两路。

郭子仪率领三千精锐,以及一万五千大军,前去救援南海军。

李秀成则率领剩下的军队继续围困安南联军。

郭子仪所部以最快速度行军,生怕支援晚了,治所会被秦军所攻破,但可惜的是,他还是晚了一步。

郭子仪的大军才进入南海郡地界,就收到了番禺城已经被攻破,刺史刘先被俘的消息。

老实说,在攻破番禺城之后,戚继光自己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偏偏他就是轻松攻破了,而最大的功臣就是交州刺史刘先。

刘先得知秦军向番禺城而来后,由于不知秦军的虚实,但又畏惧秦军的战力,草木皆兵之下,做出了许多的过激反应。

比如:强行征召百姓入伍参与守城,其中甚至还包括百越人。

再比如:强行收缴全城粮草为战争储备粮。

刘先所行的策略都是没有错的,这些举动确实可以增加城池防御力,但可惜的是他用错了地方。

刘先要是在中原地区用的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在交州用就有大问题了。

楚国占领交州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几年而已,民心并未彻底归附。

刘先征召汉人守城这自然可以,但强行征召百越百姓守城,并且还要收缴百越百姓的粮草,百越百姓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

戚继光包围番禺城之后,本想引的南部的楚军回援就立即撤退,却怎么也没想到城内的楚军竟自己乱了起来。

这么好的机会,戚继光自然不可能放弃了,最终里应外合之下,轻松攻入了交州治所,番禺城。

刘先见秦军入城,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果断选择突围,可惜他的运起不太好,选错了突围的城门,迎面就撞上了戚继光,结果被戚继光给生擒于马下。

身为刺史的刘先都被抓了,城内的楚军也都不敢在反抗,纷纷弃械投降,这让戚继光轻松占领番禺城,并收降了三千楚军。

戚继光登陆时只有五千水军而已,可是在接连攻破三城之后,兵力却不减反增,暴涨到了九千众。

如今戚继光手握九千大军,以及这座易守难攻的番禺城,哪怕是交州的楚军全部回援,他也有坚守半年的把握,但他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谨慎的选择了见好就收。

秦军虽收降了四千楚军,可一旦局势转危的话,这四千楚军随时都可能会反叛,真正能够依靠的只有五千水军而已。

单靠这五千水军,在陆地上和整个交州的楚军作战,说是在找死也毫不为过。

所以,在收到郭子仪的大军,即将进入南海郡的消息后,戚继光就果断选择了跑路。

郭子仪回到番禺城时,戚继光早就已经跑远了,并且城内的府库也都空了,钱财全都被秦军给带走了,而带不走的粮草则被分给了城内的百姓,用以收买人心。

郭子仪本来以为来犯的秦军起码有一两万,但戚继光将带不走的粮草分给百姓之举,让他意识到秦军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否则不至于把粮草全部分别百姓。

意识到这点的郭子仪更为恼怒,来犯的秦军明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