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5 章 好男人典范(1 / 3)

加入书签

徐诚回门,家里不算热闹,街坊四邻都不敢来玩,亲朋也多克制,家里一桌酒就摆完了。

江知与带来两笼汤包添菜,吃到的人都是惊讶。

?想看羽春写的《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第 105 章 好男人典范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徐诚之前吃过,知道是冰库冻的虾和蟹,就说今年也冻一些。

糖厂开了冰窖,实际用冰以硝石制冰居多,利用仓库现有的石板隔层,添水加硝石就好,更换方便,无需耗损存货。

席间闲话,句句喜庆,以祝福和期盼为主。

宴过三巡,林庚识趣,和徐诚分开,跟岳父和大舅哥续桌吃酒吹牛,给他们说体己话的时间。

徐诚有条有理,一样样说。

先是林庚家人。

王爷待徐诚很客气,看起来是没什么话说,总体和善,没有为难,也没下脸子立威。

王妃低调,这些年吃斋礼佛,不问外事。对林庚兄弟俩都淡淡的,对徐诚自然热情不起来。

弟弟林启还在少年期,私下里很活泼,还有些稚气。正经到人前,又板着脸装老成。跟徐诚合得来。

再是规矩。

王府有规矩,还挺多的。

因多年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即使远离皇城,在自家封地的王府里过日子,人员也都紧绷着,日常都没人大声讲话。

徐诚还要适应,有人教他,没谁取笑他。

他猜,是因为林庚地位稳固,无可取代,加之态度坚定,所以下面的人,都不敢瞧不起他,更不敢贴面挑衅他。

然后是人员。

王府的人很多,徐诚成亲才三天,还没认全乎。

除却府里的职官,还有外聘的幕僚,其他各方面的大小管事。

他暂时也没见全。已经见到的人,也还算客气。

但也只是客气了。

他在被人认可之前,先被架在了现在的位置上。林庚的身份处境使然,大家不看好他,甚至看他不顺眼,都是正常反应。能维系表面和平,徐诚已然满意。

最后是环境。

王府的宅邸是王侯的规制,内部却很有岁月的痕迹。

像是这座府邸自建成以来,只在日常里不断有损耗,却没有进行相应的修缮维护,让它自然“衰老”了。

这般境况之下,王府只有表面的风光。内里看起来暮气沉沉。

内院里各不相同,给林庚留的院子是最大的。

在新皇登基之前,一直是王妃在那里礼佛。新皇登基之后,林庚不再困于皇城,经常回家,也要说亲,王妃就搬走了。

徐诚感觉王妃是早年担忧林庚的安危,因护不住孩子,精神状态出了点问题。

他记忆里的林庚,还是三岁的稚龄孩童,无助又可怜。全然不是现在高大威猛的样子。

他认不出来,所以冷淡。别人再怎么说,他都当是骗他的。

也是可怜人。

从前吃斋礼佛的院子,自然是干净得不能再干净。

别说通房侍妾了,连个听候差遣的小厮,都是林庚用惯了的下属。

这也是徐诚的熟人们,使唤起来怪顺手的。

京城那头,有没有通房侍妾,徐诚还没问。

没有更好,有也正常。

回门不能在娘家过夜,看时辰差不多,他们这对新婚夫夫就要告辞。

这个时辰回府城太赶了,他们今晚在丰州县留宿。

林庚委托孙知县买了一处宅院,离徐家很近,小了些,住他们俩绰绰有余。

往后回来丰州,徐诚住这里,能随时回家看看。

回门结束,就是正常走动。

徐诚跟江知与约在了糖果屋见面,说糖厂后续的发展和安排。

昨天在家里,徐诚藏着些事没说。

他以后不会常在王府待着,会回来丰州县,频率说不准,看情况。

林庚的差事是外务居多,他嫁了这么个夫君,以后也是个奔波劳碌命。

这样正好,他在内宅待不住。他天生喜欢自由,爱在外头做事。

江知与听了很惊讶:“王爷能同意?”

徐诚说:“有理由的。”

林庚再给他抬身份,都越不过狗皇帝的圣旨。他名义上,就是贵妾。

贵妾是什么东西?上不得台面。不能出去进行夫郎社交,也无法做一家主君,主理家务事。

林庚带他出来,还恰好是因为这个身份。

王爷心疼儿子,愧疚心也重。林庚说想要人陪,在外需要人照料,他有什么好拦的?

正经过门的贵妾,总好过外面乌七八糟的莫名其妙的人。

江知与听了又生气。

哪有这样子赐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