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五章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在大观园,搞一家便宜坊的旗舰店,那就更完美了。”

“爷爷说过,想让一块地皮升值,首先要把周围的配套做起来,像书斋、医馆、集市等等。”

“而后再建高逼格的酒楼、酒肆、茶馆……商业规模越大,品类越全,土地才越值钱。”

少年自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

金陵城三位大掌柜争相收徒,叶浩也是意气风发,说出自己的观点。

刘掌柜三人,相互对方,纷纷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年轻那会儿,要有叶浩这悟性,何愁大业不成?

“走了,回便宜坊。”

叶修笑着拍了拍叶浩的肩膀,也觉得自己在三位掌柜面前脸上有光。

此时已经傍晚,北门桥大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走在街上,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金陵城夜生活的繁华。

十几年前,每当天黑,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逐步发展,变成了火爆的商业街。

尤其是这里开了一家便宜坊之后,更是让这条街更加热闹。

就连最初,乌龙巷百姓经常包席的富贵居,也是人满为患。

每逢节日,都会给叶家小院送去礼物。

原因也很简单,来便宜坊吃饭的人,非富即贵。

除了车夫还要带上几个随从在,这群人也是要吃饭的。

是便宜坊,彻底带火了富贵居。

老甲长也没闲着,立刻发动乌龙巷的人,陆续地开了澡堂子、茶马店……

随着店铺的增加,各种小吃摊、小档口、各种货行也陆续开了十几家。

这让乌龙巷也隐隐有了商圈的雏形。

金陵府衙也很支持老甲长,听说已经批复了乌龙巷建设牌楼的请求。

一路上,看着北门桥和乌龙巷的变化,三位大掌柜也是感慨颇多。

并且约定好了,叶浩跟着他们三个学做生意、学经商。

正常而言,要跟着他们每人学习两年,才算是入门成为学徒。

但叶浩这小子,似乎天生就是经商的料子。

几天的攀谈下来,叶浩的见识和理解能力,让所有人都望尘莫及。

老刘三人不明白怎么回事儿,叶修却清楚得很。

叶无忌父子就是两个摆烂货,啃老啃到死,没少被叶天祥骂。

虽然叶浩不是亲生,但叶天祥生怕将来发生什么变故。

专门把叶浩留在京城五年,那段时间里没少给他开小灶。

最后三人决定,每月上旬跟着卫掌柜、中旬跟着刘掌柜、下旬跟着肖掌柜。

卫掌柜擅长钻研法则,教授叶浩商业布局和商业战法;

刘掌柜擅长以巧博大,教授叶浩商业操作技巧。

肖掌柜最擅长的是资本运作,教授叶浩学徒的所有基本功。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便宜坊。

准备了一桌酒席,叶修让人找来老甲长。

把龙泉山庄改建成大观园,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叶修也直奔主题,希望老甲长帮忙招募人手。

挖水渠、修桥补路、建设楼房、万山绿化……

大观园建成,还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维护,哪哪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妈呀!这下恐怕咱们整个乌龙巷的人,都要出来打工了。”

“老朽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接手这么大的工程。”

“幼安啊,万一我操作不当,岂不是误了你的大事?”

老甲长瞪大眼,不可思议地看着叶修:只要工程启动,恐怕半个金陵城的人都有工作可以做了。

叶修提醒道,“孙伯,你可以搞一个牙行,让咱们巷子里能说会道的赵大娘去坐馆,还怕找不来人手?”

“这倒是个好主意。”老甲长抿抿嘴,深以为然,“其实,一直以来我干的就都是牙行的勾当。无非就是去府衙,拿一个商业凭证的事情。”

“孙伯,你也可以把牙行搞得大一点,把所有的工种分类,免费登记相关人员信息。只要有需要,咱们随时可以找到想要用的人。”

“中,我稍后整理下思路,这几天就把牙行开起来。”老甲长点点头。

“另外,便宜坊每个月会拿出来二百两银子,用来建设乌龙书院。书院的地址就在大观园一角。乌龙巷的所有孩子,都可以免费读书。”

“要不来那么多钱。”老甲长感激之余,也在帮叶修盘算,“咱们乌龙巷能读书识字的孩子,也不过百八十个,每个月有六十两银子,已经足够应对了。”

“孙伯,乌龙书院和别的书院不同,我们只收穷人家的子弟,每届招生三百个。不光不收学费,每天还管饭。”叶修笑了笑,“如果学生家长没时间照顾学生,学生还可以住在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