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恶战(1)(1 / 2)

加入书签

在战场上,冷静同样很重要,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来自赵信的感悟

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就下起了雨,虽说雨势不大,可蹲坐在窗台下面的赵信,还是觉着身上一阵阵的发冷。赵信是冷晨之后离开地窖来的这里,昨天经过这里的时候,赵信就觉着这里,是一处打冷枪的绝佳之地。此刻赵信躲在一栋大楼里,三楼的这个房间虽说大半坍塌,却能俯视前面不远的街口和大半条街道,而且大楼后面满是废墟,非常方便赵信离开。

凌晨就出发的赵信,花费了两个小时,才在黑夜的掩护下,一点点移动到这里,并且在天亮之前,先布置好了撤退的路线。赵信还专门去了大楼后面的废墟中,按照自己计划的撤退路线,在废墟中走了一遍。确认做好所有的准备之后。赵信这才回到大楼,并且选择现在的这个房间,安静的等待天亮。天色刚刚亮起来的时候,居高临下的赵信,还在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中,发现有城中居民活动。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信看到的,那些在废墟中翻找物资的城中居民,却都离开了。赵信不知道这些人去了什么地方,但他判断,这些活下来的城中居民,应该都有藏身的地方,或许是像自己一样,当土耗子钻进了地下。赵信愁绪连连的时候,远处响起爆炸声,一道道烟柱随着爆炸高高腾起。如此规模的炮击,赵信在斯大林格勒的这几天里,这也只是第三次见到。

按照赵信对德军炮击的了解,这种程度的炮击,就代表着德军进攻的力度一定小不了。果然,炮击还在继续,赵信就从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中,隐隐看到远处出现的德军。德军距离赵信太远,以至于赵信不知道手中的狙击步枪,能否击中那么远的目标。所以,不管德军的炮击是否停止,他也只能远远的做一个看客。德军的炮击很快结束,地面进攻开始,苏军也随即展开反击。

远处的枪声听着很是密集,可躲在这里的赵信,却丝毫没有过去参合的意思,哪怕他已经有了狙击步枪。但德军的架势一旦拉开,战场便势必会顺势扩大,所以赵信很快就被波及到了。在赵信目力可及之处,两辆德军的装甲车缓缓驶过前面的街口,在装甲车的身后,还跟着大约三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德军。并未作出反应的赵信,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些德军,看着他们出现在苏军阵地的侧翼。

只是连赵信都没有想到的是,阵地里的苏军,早就发现了这些德军,所以在这批德军即将展开偷袭之前,阵地里的苏军便发起主动的进攻。装甲车毕竟不是坦克,面对半空中流星般落下的燃烧pg,其中一辆德军的装甲车很快便化作一只大火炬。而另一辆德军装甲车,只能一边后退,一边用临时加装的轻机枪,不停的朝着苏军实施火力压制。跟德军人数相当的苏军,此刻表现出了沁入他们骨子里的悍勇,硬生生的将德军逼退出去。

蹲坐在窗台后面的赵信看的仔细,看到德军被顶回来之后,赵信不禁斜起嘴角,脸上浮现出一抹轻笑。只是苏军的反击,也付出不小的代价,死伤大半的苏军逼退敌人之后,却也无力追击,只能暂时撤回阵地里。整整一个上午,德军连续发起好几次进攻,虽然都没能达成他们的目的,但苏军这边却也岌岌可危,因为他们的兵力已经伤亡过半了。

午饭前,德军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德军似乎是想要一举拿下苏军阵地。在他们摆出进攻姿态的时候,远在后方的德军炮火突然打响,在炮火的掩护下,德军开始进攻。十几分钟后,赵信看到有苏军伤兵,也出现在战场上,这说明苏军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都到了连伤兵都要参加战斗的地步。德军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开始增兵,大约一个排的德军进入战场,成为压倒苏军的最后那根稻草。

赵信此刻很是无奈,因为他只有一个人,就算强行参合进去,也不可能改变最后的结果。所以,他只能无助的做一个旁观者,即便心中很是不耐。战斗很快落幕,同样付出较大伤亡损失的德军,最终获得胜利,可他们没有抓到俘虏,只是得到一片废墟和一栋千疮百孔的残破大楼。眼见着时间已经过了中午,终于控制这片地方的德军,也开始修整吃饭,此刻的赵信却已经是满脸紧张。

就在两分钟前,赵信发现有苏军,出现在下面的街道里,苏军人数不多,但他们携带了两门轻型迫击炮和不少炮弹。看这些苏军的样子,他们似乎也发现了前面才刚刚结束战斗的那些德军,赵信有些担心,这些苏军会在这里炮击那边的德军。经历过半岛战事的赵信,早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战场新丁,他知道一旦苏军在这里建立迫击炮阵地,就一定会惹来德军的覆盖式炮击。

可如果赵信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就有被苏军发现的可能,心中犹豫不决的赵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下面的苏军将炮弹打了出去。苏军的第一发炮弹只是试射,但是接下来,苏军的两门迫击炮,只是快速的将他们携带的炮弹发射出去。果然,他们炮击的目标,就是前面的那些德军。赵信脸上的惧色还没有散去,就从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中看到,前方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