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 继续撤退(1)(1 / 2)

加入书签

面临即将到来的困难和麻烦,冷静是第一要素,因为在战场上,不冷静的人死的最快!

——————来自赵信的感悟

大队人马行军时,人多势众显得很有底气,但小部队行进的时候,却能省去很多的麻烦。赵信他们被挑选出来的三十多人,按照军官的命令,提前离开野战医院。出发之前,赵信他们还领到了保证一天消耗的食物,每人三颗煮熟的土豆。三块黑面包和一根香肠。赵信在医院里,找到一个被人要的背包,将食物和弹药,都装进背包里。

在这些担任尖兵的德军中,赵信是最年轻的一个,在之前那个德军军官选人的时候,赵信是七八个德军老兵共同推荐的。因为在之前的那场遭遇战中,赵信的临战反应,和之后跟苏军轻机枪对射的状态,是这几个德军老兵都看在眼中的。而且赵信沉默寡言,不爱多事,跟其他那些喜欢闲聊咋呼的家伙相比,赵信更加符合这些德军老兵的脾气。

尖兵小队出发,赵信却走在了最前面,可他并没有走在路上,而是端着步枪下了路基,一直走在野地里。跟在他后面的德军老兵们,对赵信的举动并未作出反应,而是相互对视之后,都跟着赵信下了路基。赵信一行人速度不慢,等后面的摩托车追赶上来的时候,他们已经顺着公路走出去十几里地。似乎是觉着,赵信他们走在路基下,显得太过怯懦,驾驶摩托车的两个德军,还是大摇大摆的行驶在公路上。

万幸的是,赵信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经过一个下午的徒步行军,赵信他们终于赶到德军的另一处驻扎点。和之前的野战医院相比,这里的环境和气氛好了很多,驻扎在这里的德军士兵,军装整洁看着精神饱满。灰头土脸的赵信他们,立刻引起这里的德军关注,可赵信他们却并未理会这些观望他们的德军。“这些都是后备兵,大部分都没有经历过战事!”赵信身边的德军老兵低声言道。

在一众德军老兵中,赵信也就跟身边这个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的老兵还算熟悉,在之前的遭遇战中,刀疤老兵一直在赵信身边作战。赵信闻言,扭头看了一眼这个叫亨德曼的老兵,然后轻声言道,“他们可能是才被抽调过来的新兵,可能他们也不知道,这里很快就要撤退!”赵信的话,引起亨德曼的赞同,两人你一句我一言闲聊的时候,野战医院的车队终于来了。

大批医护人员的出现,引起驻扎点新兵们的注意,尤其当他们看到,有那么多女护士的时候。赵信无心理会这些,只是拿着之前从苏军尸体上翻找到的几块手表,去跟一些看着还算顺眼的德军,交换食物或者手榴弹。一直留意赵信的亨德曼对此很是不解,询问赵信之后,赵信才给出答案。“苏联人在不断增兵进攻,这段时间,咱们已经后撤多次。”

“昨天的这个时候,咱们还在林子外面,用战壕对付苏军的装甲部队进攻。我个人猜测,咱们的后撤一定还会继续,一旦后勤出了问题,食物和弹药补给就是个大麻烦。反正,咱们还要跟苏军交火,现在多储备点食物和弹药,总是好的!”说着话,赵信打来自己的背包给对方看,赵信的背包里,除去几块黑面包,就职剩下了零散的子弹。

亨德曼可不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新兵,他马上就明白了赵信的意思,暗自思量之后,亨德曼马上去找了跟自己相熟的其他老兵。很快,赵信就发现,亨德曼他们几个,也开始偷偷摸摸的去找那些新兵交换所谓的战利品。赵信见状,只是在心中暗自发笑,总之,自己已经做了能做的,至于其他人怎么想,那可不管自己的事情。

一直没有接到新命令的赵信他们,在这个驻扎点停留了四天,果然就如同赵信判断的那样,驻扎点每日供应的伙食,在不断的减少中。刚开始的时候,赵信他们每天可以吃到三顿饭,每顿饭都有一块黑面包和两个煮土豆,还有一饭盒浓稠的蔬菜汤。可是从第二天开始,食物供给就被减半了,到了第四天的时候,他们甚至只有早晚两顿饭了。

因为军官的弹压,集结在这里的士兵们,并未闹出事情,但大家心中都憋着一团火,只是不敢发泄出来。赵信却不理会这些,来这里的第一天,就将自己和军装洗刷干净的他,从第二天开始,就拿着弹弓在驻扎点周围四处游荡。这周围的各种鸟类,至此算了糟了灾,也因为这些手到擒来的猎获,驻扎点供应的黑面包,都被赵信偷偷藏了下来。

第五天早上,一直无所事事的赵信他们,终于接到了开拔的命令。和上次一样,赵信他们三十多人还是被抽调出来,组成一支尖兵小队,提前其他人半天的时间先行出发。混在这群老兵中的赵信,看着很是脸嫩,被人盯着看的赵信,却没有半点不适。排队领取过一天的食物之后,赵信背着鼓囊囊的背包,混在老兵中间离开驻扎点。

赵信的背包里,不止装着一百多发子弹和四枚手榴弹,还有他这几天悄悄积攒下来的黑面包和肉干,如果只是赵信一个人,这些食物足够他一个星期的消耗。可是赵信对此并不满足,就在昨天,他还用一大包肉干,跟一个军官换来一个牛皮文件包。赵信打算从现在开始,要想尽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