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2 / 3)

加入书签

:“你不爱听,朕以后不这样叫你便是了,何以为这点小事同朕生气?”他顺手拉了拉程玉的衣袖,“玉卿?”

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

赵珩低低叹了口气,放下筷子,对外面的侍人道:“收了吧。”

反正他已经吃完了。

程玉欲拉回袖子的手停了停。

“朕在潜元宫中养病,素日相处的唯玉卿一人,”隔着药绸,程玉看不清赵珩的眼神,却听得他语含落寞,“若是玉卿再不理朕,朕当真算是孤家寡人了。”

装模作样。程玉想。

但见赵珩抿着唇,好像真得很难过,很低落的样子。

无论赵珩是不是在惺惺作态,赵珩都会因为他情绪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应对。他想。

仿佛,当真掌握、控制了皇帝。

怎么不让他满足?

程玉心情稍霁。

便答道:陛下言重了,陛下坐拥天下,四海宾服,怎么会是孤家寡人?

赵珩牙疼似地哼了声,“玉卿,好会说话。”

程玉唇角扬了下,又写:陛下不再用一些了?

赵珩摆摆手,“不必,撤下去。”

有侍人进来收拾。

程玉思量几息,写道:陛下很思念小燕大人?

赵珩发现了,写程玉不想知道的事情他会刻意写得很慢,写他迫切想知道的事儿,就下笔速度如风。

赵珩偏头,“你很想知道朕想念他与否吗?”

程玉答:臣不敢揣摩圣意。

你不敢?

赵珩嗤笑了声,晃了晃自己还剩一半的衣袖。

程玉面上的阴冷在见到这截破袖子后彻底消失得干干净净,他写:奴来服侍陛下更衣。

赵珩起身,自程玉身侧过去,硕果仅存的长袖因他的动作刮到程玉脸上,淡淡道:“你下手没有轻重,朕不用你。”他补充,“服侍得再好亦不用你。”

衣料如水蹭过下颌,被程玉一把拽住。

他半跪在地上,仰面看君主,仗着赵珩看不见,这状若忠心耿耿的奴仆眸中翻腾的暗欲不加掩饰。

他写道:那陛下,要用谁?

赵珩脚步停住,他俯身,把袖子抽出来,轻飘飘地拍了拍程玉的脸,笑答:“宫中数千内侍,寻几个善解人意、恪守本分、清秀伶俐的想必不难。”

程玉神情有些阴森森,奈何赵珩是个很会装傻的瞎子。

两人正说着话,一内侍快步进来,站在帘栊外,“陛下,李太医来了。”

程玉看了眼宫漏。

他本只打算来呆半个时辰,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许久,静默须臾,才在赵珩手背上写道:若无要事,奴先离开了。

赵珩鼓掌,“主动避让,玉卿愈发有气度。”

程玉无声地冷笑了下,决意不理赵珩,起身而去。

好巧不巧,与进来的李太医打了个照面。

他抬眼,无意般地扫过李元贞的脸,李太医未过而立之年,生得清隽温和,气韵如沐春风,望之令人忍不住心生信赖。

李元贞被看得毛骨悚然,朝程玉拱了拱手,快步进入内殿。

见过礼,极快地给赵珩换药。

药绸解开后,赵珩眯了下眼。

光愈发明显了。

他道:“朕依稀能看到眼前有光,这样下去,几时能勉强视物?”

李元贞道:“若是恢复得好,至多不超过十日。”

十日?

宫宴也定在十日后。

赵珩唔了一声,笑道:“姬循雅知道此事吗?”

“姬将军前日问过臣陛下双目何时才能看见。”李元贞照实回答。

赵珩微一颔首,由着李元贞给他换药。

李元贞一面系药绸,一面道:“陛下来时有几千臣子及其家眷随行,诸臣担忧陛下,这次宫宴想必来者众多。”

赵珩笑,毫无愧疚愤恨地纠正,“非也,乃是为向姬将军表忠。”

李元贞话音一滞。

虽然皇帝说得没错,但实话不好听,而且,而且,作为始作俑者之一的你,居然半点反应都没有吗!

赵珩确实没有。

赵珩漫不经心道:“紧了,松些。”

他思绪飞转,心说为了保证皇帝与诸臣安全,宫门进出皆需好好检查,动用护卫必然不少,其中太极宫一定守卫最为森严。

所有的眼睛都盯着紧紧太极宫,那其他地方,就会松懈。

赵珩侧身,错开李元贞的手,自己调整系带。

李元贞放下手,安静地看着皇帝的动作。

赵珩语调平平,“李卿,朕近日心神不宁,夜不能寐,给朕拿两瓶镇神丹。”

李元贞道:“是,”犹豫片刻,又道:“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