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收音机风波(1 / 2)

加入书签

现场笑声不断。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林凯峰的办法确实管用。

领导也是人,也有子女。

他们子女也要结婚,也要送彩礼。

通过个人人脉和能力,买到三转一响不难。

关键是,供应当地的收音机数量有限。

供销社和商店没有货。

纵然有钱有势有关系,也不能凭空变出收音机。

有能力生产三转一响的企业和厂家,满打满算也就这些。

少量厂家生产的三转一响,需要供应全国几百个城市。

特别是大城市,供应量远高于一般地方。

当地一旦出现可以制造收音机的生产厂家。

供需关系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销售科钱主任激动地说道“我认为仅仅出动厂里的女职工负责宣传,这还远远不够。”

“回去以后,发动家里的女人,让她们也加入宣传当中。”

“对了,还有其他职工的女眷,一块帮着宣传。”

有些事情一旦有了思路,格局也就等于被打开。

林凯峰为什么让女职工负责宣传。

一共包含了两层意思。

相比男人,女人更擅长和邻居,亲戚打交道。

第二,给机械厂和市里留一丝余地。

不分男女发动齐上阵,的确也让领导加快审批流程。

同时,又等于将事情做绝。

等于故意给领导难堪。

安排女职工进行宣传,厂里大可以说,这是她们的个人举动。

传闲话,扯老婆舌。

不管怎么说,总算留了一个余地。

第二天,陆长顺以机械厂的名义,将各家债主请到厂长。

立下字据,承诺一个月内将欠的钱全部还清。

中午,县机械厂食堂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用来款待各单位负责人。

牛永贵和陆长顺一块端着酒杯,表达对各家债主的歉意。

以往实在是有困难。

现在有了钱,马上就把钱还给大家。

都是一个县城的企业,以后还是要好好相处。

花花轿子人人抬。

有了一个月内将钱全部还掉的承诺,县医院,电力部门等几个负责人,笑容满面地开始把酒言欢。

县医院副院长吴建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拍着胸脯保证,县医院和县机械厂是一家人。

以后县机械厂的职工有头痛脑热,尽管去县医院看病。

县医院绝对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

几天后,县机械厂造出收音机的事情,像是长了翅膀。

分分钟传遍大街小巷。

县乡的供销社,市里的百货商店,出现了大量的军民。

目的相同,买收音机。

“机械厂制造收音机?你们别在这开玩笑了,赶紧走,店里没有收音机,想买明年再来。”

市第三百货商店。

低头嗑瓜子的女售货员爱搭不理。

夏天的时候,总店进了一百台收音机。

不到三天,一抢而空。

今年的商品指标已经用完了。

想买收音机,只能等于明年。

至于县机械厂能制造收音机,简直笑死人。

一名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的男人语气不满地发着牢骚。

“我爱人的亲妹妹是县机械厂职工,她信誓旦旦地跟我讲,厂里已经具备生产收音机的能力。”

“你们商店是不是打算把收音机藏起来,内部分掉?”

此话一出,马上引来众人帮腔。

“我告诉你,今天买不到收音机,我们大伙谁都不会走!”

“小姑娘,做人别太黑心,我儿子的对象啥都不要,就要一台收音机,不然,她就不结婚,求求你了,把收音机拿出来吧,我只要一台。”

“我也只买一台,买完就走,保证不再来烦你了。”

“你们是不是听不懂人话!我说没有就没有!!!”

众人的催促声,彻底惹恼了女售货员。

只见她将手里的瓜子甩在地上,敲打着柜台玻璃。

“想要收音机,就去县机械厂买。”

“跑到这儿大吵大闹,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

“买到不到三转一响,只能说你们当家长的没能耐。”

“没有录音机,女方就不嫁过来,跟老娘有什么关系。”

女售货员态度恶劣。

冷嘲热讽地开启群嘲模式。

心心念念等着收音机的家长们,顿时一肚子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