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章 坐等挤兑风波(1 / 2)

加入书签

林凯峰慢条斯理地说道:“一百万和剩下的%的股份,是我给您的善意,也是为你们李家做出的最佳选择。”

“手里握着%的股份,每年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分红,一百万美刀能让您老安心在家养花逗鸟,不用理会商界中的尔虞我诈,纠纷瓜葛。”

借用李云鹤所说的一句话,港城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社会。

资本社会只讲钱不讲情。

不但银行习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也都是这副德性。

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有国家兜底的国有银行。

无论大银行,小银行,跨国银行还是私人银行。

一旦传出不利于他们的资金消息,马上就会遭遇挤兑风波。

对于资本银行来说,挤兑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港城媒体和西方媒体一脉相承,为了提升销量,能够博人眼球,各种消息都会抢先报出去。

根本不会理会消息背后,会让多少企业破产,多少人失去工作。

李氏银行流动资金短缺早已不是秘密。

之所以还没有出现挤兑风波,与李氏银行的市场声誉有着一定关系。

李家建立的这间银行,度过了六十个春夏秋冬,放在港城当地还是有些口碑。

此时此刻,底层民众们都在观望。

李氏银行最后会不会破产,能不能拉到外部援助资金。

隐约感觉出林凯峰志在必得的心态,李云鹤内心再次变得焦灼。

情报调查不是军事领域的专利。

身为一名合格商人,同样要具备知己知彼的能力。

收到邀请没多久,李云鹤派人大概查了一番北方公司的底细。

得知这家公司来自内地。

港城有不少内地企业的分支机构,背后全部有国资背景。

唯独北方机械公司没有任何的国资背景,属于内地一家股份制企业分支机构。

表面没有国资背景,不能保证林凯峰真是平平无奇的小人物。

内地改革进行了几年,一家从国有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的公司,跑到港城成立分公司,本身就令人感到不解。

加上林凯峰一副志在必得,吃定李云鹤的样子。

李云鹤的心态逐渐变得忐忑不安。

见状,王磊客客气气地说道:“李老,您有什么想法,现在都可以说出来,我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林大哥一定会尽可能地尊重您的条件。”

“三亿港币。”

李云鹤伸出三根手指,说道:“林先生,我不管你是什么来路,也不管你背后有没有人撑腰,总而言之,想要收购李氏银行9%的股份,必须拿出不少于三亿港币的资金,少一分钱,这件事情都不可能再谈下去。”

林凯峰说道:“如果您老这么说,请原谅晚辈无礼。”

“我要给你三亿收购资金,又要扛下银行可能面临的挤兑风波,您觉得这样对我来说公平吗?”

“你们银行确实是港城名气悠久的老牌企业,但是话说回来,与你们李氏银行实力相差无几的中小型银行,多多少少还有几家。”

“这些中小型银行现阶段的发展还算稳定,既没有出现重大决策失误,也没有不良消息,同样花三亿港币,我为什么不选择收购他们银行的股份,而要选择收购你们李氏银行,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呢?”

“是因为你们银行的实力比他们更强,还是我的孩子钱多的,需要主动打水漂?”

“一百万,能让你们李家继续过现在的好日子,每年%的分红,只要你们李家子孙安分守己,不去干那些一掷千金,败坏德性的事情,也就可以过着比多数人更加优渥的生活。”

“何去何从,李老先生,您最好再仔细想想。”

“时间不早了,您既然有事要办,我们也不久留了,告辞。”

留下几句话,林凯峰递给王磊一个离开的眼神。

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茶楼。

王磊紧随其后地走了出去。

“林大哥,你话说的是不是太强硬了?”

王磊好心道:“李老是老派人,平生最爱面子,你刚才的话,可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万一他将银行卖给其他人,恐怕……”

“不会的。”

林凯峰脚步不减地说道:“想收购李氏银行的有钱人,没有一个是傻子,不可能既给李云鹤一大笔股权收购资金,又同时扛下挤兑风波。”

和李云鹤见面的第二天,陈平将列好的清单交到了林凯峰的手上。

有意收购李氏银行的潜在竞争对手数量不少。

差不多有二十多人。

既有当地的老牌富豪,更有声名显赫的大型公司。

没有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