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章 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1 / 2)

加入书签

“林凯峰同志,这里没有第三个人,刚才进来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守在门口,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进来。”

“现在,我需要你跟我说一句实话,北方机械公司拿出巨额资金入股江城柴油机厂,真实用意是什么?”

“不要跟我说是为了增加他们的产能,这种话糊弄糊弄一般人还可以,对我,一点用都没有。”

第二天中午,一机部部长王长生,单独将林凯峰叫到总经理办公室。

用一副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要求林凯峰实话实说。

北方机械公司入股江城柴油机厂的真实目的,绝不可能如林凯峰说的这样简单。

诚然。

江城柴油机厂的确缺钱。

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无法升级产线,扩大才能。

但不代表林凯峰的选择,只有江柴一家企业。

自从知道北方机械公司的存在,王长生一直暗中关注林凯峰。

从林凯峰所做的各项决策分析,此人考虑甚远。

别人下棋是走一步看一步。

唯独林凯峰。

刚刚落子,已经可以看穿全局。

林凯峰沉默片刻,回答道“报告领导,我确实有别的想法。”

说完,林凯峰缓缓从沙发站了起来。

“江城柴油机厂缺乏资金,无法进行产线升级,这些只是明面说法。”

“我的真实用意是想借助入股江城柴油机厂,进行一项尝试。”

“打开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惯例。”

王长生露出玩味的表情,伸手指向林凯峰,打趣道“创造惯例,你小子的野心果然不小,就不怕自己把自己害死?”

“你小子的做事风格,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遇到一些正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会以一种非常规方式,侧面完成你的目标。”

“全国大大小小的柴油机厂数不胜数,比江城柴油机厂实力更强,更缺乏资金的大型柴油机企业不在少数。”

“偏偏选择江城柴油机厂,不单是因为他们距离你们企业位置较近,说说吧,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林凯峰深吸一口气,正色说道“领导,我想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允许企业入股企业,通过资金和技术增强合作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

“打破国有企业之间,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局面。”

长久以来,龙国一直实施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

各系统企业亲如兄弟,互相帮助不分彼此。

国门没有打开之前,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为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国门打开,面对汹涌而来的外资企业,龙国的各类型企业必然会面临各自为战的不利窘境。

70年代初期。

伴随着四三计划开始,国家第一次感觉到,龙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此之大。

对于出口商品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二十多年加在一起还要高。

每年颁布大量的会议精神,鼓励各地企业工厂,提高商品竞争力。

大力出口创汇,为国家建设起到帮助作用。

搞了多年的广交会,龙国出口了大量商品。

获得的资金又有多少?

林凯峰痛心疾首地说道“长期以来,国外始终将咱们龙国,当成廉价生产材料出口国,向咱们购买的商品中,农副产品份额占了一半。”

“我们制造的汽车,拖拉机,工业设备,农用生产工具,有几个发达国家会选择购买?”

“往往是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卖,给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咱们相差无几,手里能拿出的钱更是寥寥无几,与其说是出口,不如说是帮助第三世界搞建设。”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缺乏商品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几大工业部,还是最高当局,已经洞察出国内各企业全部缺乏对外竞争力。

以往,国有企业始过着吃大锅饭,全国一盘棋的任务模式。

国门未打开前,大量问题被隐藏在水下。

即使有人发现,也不会过于关注。

随着国门彻底打开,经济改制速度越来越快。

一大堆之前被刻意忽视的问题,几乎是在一瞬间浮上水面。

企业改制迫在眉睫,国家全面推开政企分离。

停止向国有企业下拨资金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了。

为企业提供自主权,提供政策帮扶,安排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用近乎逼迫的方式,将一大批企业从计划经济框架下赶出去。

赶到市场经济这条路上。

王长生打断林凯峰的话,徐徐说道“你是打算通过入股的方式,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