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3章 虚虚实实(1 / 2)

加入书签

文武百官闻陛下暂免早朝缘由,皆表赞同,唯有赵丞相与六王爷面带忧色,内心难掩波澜。梁青云若真能开枝散叶,对他们而言,绝非福音。

玉蝉手握秘图,乘梁青云沉睡之时,悄然寻至李安面前。“大人,此乃指挥使府邸布局图,请大人详阅。”此图乃玉蝉乔装仆役,深入虎穴所绘。据其描述,指挥使府之豪奢堪比王府,守卫密不透风。

李安目光如炬,审视图中,一条隐秘水道映入眼帘。

世人皆知驿站为传递消息之所,而暗渠却鲜为人知。图中,玉蝉未标暗渠源流,留白之处引人遐想。

“只需细探此暗渠即可。”

李安言简意赅。玉蝉一时困惑,“大人,其余不需调查吗?”李安笑而不语,意味深长。

“内里戒备严密,深入查探易露马脚,反打草惊蛇。此暗渠,或成关键。”

玉蝉虽不明其意,却对李安充满信心,其胸有成竹之态,令她坚信另有良策。

玉蝉离去后,李安启动二十枚窃听器,为免扰梁青云安眠,音量细不可闻。

待一一倾听,竟无六王爷只言片语,郑通决意改过,与赵丞相反目。苏瑞除与黄坚寒暄外,沉默寡言。余下官员,不过腹诽时政,怨言针对梁青云或诸王爷,价值有限。李安心生遗憾,窃听成果未达预期。

复检监控视频,却发现尚衣局密送的无字天书与阴阳账册传递已被终止。“难道行迹已露?”宫廷之内,无形之网正暗中监视梁青云,李安审慎思量,决定缓图之。

连日免朝,李安对不见踪影的六王爷思念愈浓,遂向梁青云讨得一道无足轻重的圣旨,以探究竟。

六王爷接旨,礼数周全。“六王爷,为何不见您佩戴陛下所赐福禄寿玉佩?”李安此言,令老辣的六王爷洞察其真实来意。“呵呵,原来传旨是虚,索玉是实。”

“李大人,请随本王入内,玉佩正在府中。”六王府沿途尽显奢华,李安心下暗叹,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多时,李安立于六王府堂前,只见那福禄寿玉佩被密封于精美盒中,安稳置于晶莹琉璃貔貅之上。此貔貅,曾让六王爷一掷千金,足见其珍视。

时至今日,六王爷将那福禄寿玉佩置于麒麟貔貅之巅,足见此佩在他心中的无上尊崇。

“李大人请观,我已将福禄寿玉佩虔诚供奉。”

李安略显尴尬,一抹苦笑挂于唇边。六王爷此举尽显心智成熟,自己即便欲寻瑕疵,又怎能苛责这份赤诚之心?

“六王爷实乃高见,想那陛下仙子若见王爷如此珍视此佩,定会深感欣悦。”

久居人精汇聚之地,李安亦练就了一副巧言令色的本领。

两位王爷真让我叹为观止,一位家中供奉奇珍,另一位竟置监听器于府邸,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面对为六王爷安置监听器的挫败,李安不得不另谋他策。

御书房内,精神饱满的梁青云正手执纸笔,全神贯注地记录着监听器传递的信息,以至于李安悄然而至其后而不觉。

此情此景,让李安蓦然忆起九眼商城中的会议录音设备。

【系统提示宿主成功购买会议记录仪,商品已送达御书房桌下,请查收。】

直至李安提及新购之物,梁青云方恍如初醒。

“登徒子,你还知道归来?可知晓那老太监昨晚竟私离皇宫了么?”

“私离皇宫?”李安满脸难以置信。按宫规,老太监非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离宫,除非有主子特许,或为负责采买的太监才得外出。

“那老家伙是如何脱身的?”

李安紧盯着监控屏幕上的老太监录像,心中恨不得能穿透屏幕,将其拽出痛斥一番。

“说来你可能不信,老太监竟与司礼监的小灵子易容换位,混迹于采办队伍中溜出了宫墙。”

李安曾见过小灵子,他面有灼伤痕迹,常以半片黑纱遮掩。身材矮小、瘦削,性格内向少语,在司礼监默默无闻,近乎透明人般存在。

而那老太监,体型明显高于小灵子一头,体格更为粗犷壮硕,二者差异显著。

他们交换身份,如此显著的体型差异,竟无人察觉吗?

面对李安的困惑,梁青云的回答让他背脊不由一阵寒意涌动。

“那老太监精通缩骨之术,能将自己的骨骼缩小至小灵子身形般大小,再以半透明纱巾遮面,任谁也不会对小灵子产生疑心。”

老太监警觉性极高,即便身处自己屋内,也仅在最偏僻角落点燃一根蜡烛,使整个房间沉浸在朦胧的光影交错之中。

因此,在监视器的画面中,仅仅能辨识老太监模糊的身影,至于他的面部表情,则是一片模糊。

尤其当变形后的老太监与小灵子并肩而立,从背后望去,简直难分彼此。

“这家伙,看样子我们都小看了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