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8章 兵权的威慑(1 / 2)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众人难以置信兵部竟有此等野心,企图染指梁青云掌控下的南山城。

李安闻此,脸色铁青,心中怒火中烧,几乎要喷出一口郁结之气。

尔等小觑于我,南山千户所岂是尔等随意可碰之物?

他暗自咬牙。

那三千精兵,是我们呕心沥血,历经艰辛方才锤炼而成;而那坐拥五万百姓的南山城,肩负梁青云无数筹谋与愿景,任谁也休想分毫侵占!

高居龙椅之上的梁青云,自然明了谭玄言下之意。南山千户所,乃是她与李安携手创建之心血结晶,绝非轻易可舍。故而,她巧妙地将球抛回,声音清冷而威严:

"众卿有何高见?"

此问一出,宛若向虎口索食,满朝文武,无一人敢轻举妄动。

“陛下,微臣以为此计可行,纵然南山千户所初建时,有言在先,不涉朝廷征兵之事。”

“然则,昔年驱逐胡虏,确保大梁安宁,三千精锐得以享户部军饷之惠。”

“军饷源于税赋,税赋出自民间,终归亦当回馈于民。是以,于南山城招募壮士,未尝不可。”

李安轻轻摇头,心中暗道,赵丞相之谋略,确是环环相扣。

“微臣窃以为,此举不妥。”

李安一发言,立刻引来梁青云的关注,示意其详述。

“咦,李爱卿可有更高明之见?”

见李安异议,赵丞相心生悔意。若昨日便将此事呈报,除了李安,或许只有刘老将军会反对。

但国丈之位,怎敌两位王爷之力?

对此,赵丞相胸有成竹,六王爷定会与他并肩作战。

毕竟,手握岩山大营两万兵马的六王爷,无时无刻不想削弱梁青云的军事力量。

李安沉默片刻,缓缓言道:

“南山千户所初立,旨在安顿流民,稳人心,五年内免其税役兵役,以期民得复苏。”

“而今期限未满,政策反复,恐伤民众之心。”

李安之言,字字珠玑,却已惹赵丞相不悦。

“话虽如此,朝廷未曾因千户所不纳税而断其援。李大人莫非忘了,至今三千精兵仍受皇粮滋养?”

“吾大梁数百万子民,血脉相连。当前举国备战,南山千户所亦为大梁版图之一,抗胡保土,自当共赴时艰,响应征兵之令。”

赵丞相言辞恳切,激情澎湃,就连一侧的六王爷亦为之动容。

赵丞相屡屡提及钱粮之事,唯恐李安遗忘,实乃用心良苦。

日前,赵丞相接到十三王爷密函,欲从南山千户所挑选历战精兵,此事愈发紧急。

因为他们手握当代尖端的军事科技,假使能让这批精英远赴边陲,仅凭十三王爷的财力诱导,便足以让其中有人吐露制造新式武器的秘密。

届时,十三王爷在新式战力的辅助下,不仅推翻梁青云的龙座易如反掌,就连收复遥远的胡人西域,亦不过朝夕之间。

李安自然通透赵丞相的盘算,但对南山城,他寸土不让。

“丞相言之有理,但丞相可否知晓,南山城下那三千精锐为何能赢得朝廷的资助?”正当众人预期李安会颂扬那支英勇的三千精锐,以及他们对大梁的丰功伟绩时,他话音一转。

“南山城的三千壮士之所以受到军饷,是基于他们实打实的付出。在踏上战场之前,未耗国家一文钱。”

“试问当今梁土,谁能及此?”

武将们闻之面色黯然,而李安接下来的话语,更让他们自惭形秽。

“我大梁疆域内,有岩山大营、左右武卫,远至玉门关外的十万雄师,总计近二十万兵力,诸位不妨考量,他们在俸禄与荣耀上的收获,与南山城相较,是盈是亏?不明者,大可查阅户部账簿。”

众人交换眼神,答案不言而喻。

虽名曰资助三千精锐,户部实则屡思削减。

赵丞相面露尴尬,若真查究,恐户部主管之位不保。

‘疏忽大意,若早知你这阉人不在,本王必择时而言,以免户部险遭不测。’

见赵丞相受挫,李安心头畅快,却未忘借此机缘,向六王爷略施小计。

梁青云满意颔首,有夫君撑腰,李安三两句便令赵丞相哑口无声。

“李卿言之有理,列位卿家意下如何?”

梁青云心中的得意又增几分,那三千精锐实为其增添光彩。

群臣摇头,梁国内部军力格局已稳固,除非大势剧变,否则不易动摇立场。

“陛下,微臣以为赵丞相之言亦非无稽之谈。天下一家,举国征兵,南山千户自当参与。”

“国之不存,家将焉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若南山需征五千士卒,岩山大营亦应分担五千。”

六王爷闻言,按捺不住。

“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