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我叫金旻(1 / 2)

加入书签

日月流转,一晃就是几年。

如今的于宝珠在骆师爷的帮扶下开起了绣坊,也就不让黄大娘浆洗衣裳了。黄大娘闲不住,就跑绣坊去帮着看护。尧公子是最大的客户,她是太喜欢于宝珠制的衣服了!

别说黄大娘这长袖善舞的性格,又爽朗又热情,还真让绣坊的生意好起来。除了于宝珠制的衣服样式不错、配色好、绣技高超,栩栩如生的。天衣彩裙不过如是了!还得益于黄大娘这张巧嘴,很会察言观色,自然客似云来。

于宝珠又和骆师爷合作,骆师爷名下的绣坊合作。于是两家绣坊不仅在无双城红火起来,邻近府城的都来无双城的两家绣坊制衣。

老狗前些年已经退居二线,大画也在去年成了家。也把老狗的老底也掏得差不多了,这些年果然是金风奉养了他。

驿长这个职务,老狗也十分放心的交给了金风。大画和他配合的十分好,默契十足,两人这些年友爱非常,亲兄弟也不定比他俩关系好。

大画这些年也存了些钱,也没再让父亲救济。他努力的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像金风一样,能够奉养好父亲。

妙的是,憨憨的大画,在及冠后像开了窍。迎来送往十分有一套,憨憨的面容,看起来忠厚老实。而金风相反,虽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还是不喜人多的地方,人一多就不太说话。看起来是精明睿智的模样,实则正直老实。邮驿的人都挺服他的,清正严明,公平讲理。

这些年于宝珠和金风的小家有了极大变化,就是多了个淘气的混世魔王。偏生大家很喜欢,尤其尧公子天天带着玩。既不像于宝珠那单纯的性子,也不像金风那般老实。

别的家都是父母管孩子,他们家可是想管,管不住。

尧公子还说臭小子捅破了天都有他帮着收拾,关键老狗也好、黄大娘也罢都还作壁上观。老狗还说:“放心吧,真捅破天了,尧公子能收拾。”

金风气急,于是乎,把三岁左右的小家伙拎到了汝宁书院去……

此前,小家伙非闹着要和才两岁的喜乐(大画的儿子)也带去,说是他兄弟要有难同当,因为有福同享过了!平日什么糕点、红包、玩具都是平分的。

老狗乐呵呵的说好,大画和他媳妇儿也乐见其成。黄大娘说孩子都小,做个伴好。只有懵懂的喜乐望着大人们,和小哥哥说话傻笑,不知发生了啥。

金风当然不答应,连于宝珠都拒绝,说:“喜乐那么乖巧,可不能被你带坏了!”

小家伙闻言“悲伤”极了,说:“原来儿子在您心里,就是这样子的啊!喜乐是乖巧,可儿子也乖巧啊!”

金风问:“你哪里乖巧?”

小家伙想了想,似乎想不出来,但依旧外强中干的说道:“尧公子都经常夸我乖巧!”

于宝珠眼睛瞪得很大,不可思议的说道:“你竟然相信尧公子那个脑子不清楚的话!”

“谁说我脑子不清楚了!我那是大智若愚,藏巧于拙。”尧公子从院子里进来,摇着扇子嬉皮笑脸的说道:“小小金确实乖巧啊!我喜欢的很!”

小家伙看见“救世主”了,直接跑过去,抱住尧公子的腿,说:“尧叔,爹要我去汝宁书院读书!”

尧公子摸着他的脑袋,对金风点点头,肯定的说:“小小金确实该进学,安排的很好。他天资聪明、来历不凡,是不能以凡俗小儿的方式对待。”

金风当他说的是疯傻之话,他的儿子确实聪颖,但性情太顽劣。且已是凡俗的他们,哪能有个“来历不凡”的孩子呢?只当是尧公子的护短,这尧公子的性情就如此。不过,他赞同自己的想法,还就顺口说:“确实该进学。”

上课第一天就和人打架,把五岁的小孩揍的屁滚尿流、哇哇大哭。小孩说要告他,他还兴奋的说:“我叫金旻,去告吧!”小孩听后直愣愣的看着他,顷刻哭的更大声了。

于宝珠常常说:“明明在有他的时候,我经常想的是小二弟弟。小二弟弟那么乖巧可爱,他一点儿都不像!”

金旻不高兴的说:“你不要想小二,我是不可能同意有个弟弟的。”

于宝珠吼道:“我说的是我的弟弟,你的舅舅。”

金旻问:“舅舅,我怎么没见过?”

于宝珠闻言,一脸伤心。也不知怎的,和小二相处时日也不长。可就觉得很亲切,很稀罕他。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金旻见到母亲伤心了,又立马哄她。各种彩衣娱亲的法子,也不知他小脑袋怎就那么多古灵精怪的东西。好不容易把娘亲哄好,他深深的叹口气,悄悄对黄大娘说:“外婆,现在当个小孩子都太不容易了!”

笑得黄大娘腰都直不起,老狗很远就听到黄大娘笑,问了原因,也乐不可支。结果、最后于宝珠知晓了,于是上演了一场猫捉老鼠,最后还是金风化解了他们母子‘矛盾’,最后握手言和。

每天金风比以往起的更早了,要送金旻去上学。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