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菊与刀(1 / 2)

加入书签

作为老祖宗,朱元璋真的很担心。

更何况,以他的战略眼光,当然要比后世的明神宗朱翊钧看得更加透彻。

那个岛国,要攻占朝鲜,的确是野心勃勃,一方面为了试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向大明伸出触角,做充分的战略准备。

哼,想得倒是不错!

不过……既然有这么大的野心,本身实力想必也不容小觑。

四万人,少了啊!

朱元璋思前想后,神色越来越严峻沉凝。

若是此战战败,无疑会再一次助长那个什么丰臣秀吉的野心,说不定下一步还真敢打我大明。

“同学们!”秦枫暂停了心声,指了指白板上墨汁淋漓的“菊与刀”三个字,微笑道:“用这两件东西,可以形容日本这个国家。”

嗯?

别说孩子们更加茫然,朱元璋也是一脸不解。

尽管他心心念念,都在那场几百年后的大战到底鹿死谁手,但听说日本可以用这两个东西形容,亦是大惑不解。

菊?

刀?

这两个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用刀斩落菊花?

亦或是,用菊花映衬刀光?

完全想不通……

但令朱元璋惊喜的是,秦枫一边循循善诱地上课,一边却继续着刚才的心声,让他终于知道了那场大战的结果。

【丰臣秀吉想多了!】

【在明朝众多先进火器的绝对压制下,日本军队很快就伤亡惨重。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征召而来的几乎全部力量,损失殆尽。举国男子大部分都战死在异国他乡,近二十万大军,后来清点人数,只剩下六千五百二十人。丰臣秀吉也因为这场惨败,又气又急,病死了……】

噗!

朱元璋差点笑出声来。

什么啊这是!

害咱白白担了这么久的心!

二十万大军,被我大明四万人,给平推了?

哈哈哈!

这才是咱的大明啊!

总不能次次都是土木堡之变!

爽!

朱元璋连眉头都舒展开来,心胸畅快之极。

举国战死……

笑死!

那个小岛国,还真的是挺努力的……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啊!

不过,人家毕竟都举国战死了,不管结果怎么样,这份精神还是值得尊重的。

嗯,明神宗朱翊钧!

朱元璋很快就记住了这个令人扬眉吐气的名字,暗想着这孩子不错,就凭这样的皇帝,老四也不能说一无是处……

【唉,说起来……万历皇帝虽然三十多年不上朝,但有张居正撑着,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万历三大征尽管是大大消耗了大明的财政,但毕竟都打赢了,对于巩固边疆稳定,抗击倭寇侵略方面,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啊?!

朱元璋的笑容,直接僵在脸上。

什么玩意?

三十多年不上朝?

这还叫个皇帝?!

荒唐!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老四啊!你的血统……是有毒吧?

一个当俘虏的、一个没孩子的、一个不上朝的……

还有什么稀奇花样?

不过,秦枫没有继续在心声里吐槽万历皇帝,而是正儿八经地开始围绕着“菊与刀”三个字,继续从日本的历史和起源中,剖析这个未来将对华夏民族造成深远灾难的小小岛国。

“日本,弹丸之国!日本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大明的几十分之一,资源匮乏,尤其是适合耕种的土地更少,根本难以养活统一后日趋增长的人口。”

“因为这样窘迫的地理条件,日本在物品收纳方面很有专长,但即便计算得再细致,也改变不了国土面积小,生活空间紧张的条件。”

“所以,一旦这个国家完成统一,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第一决策就是对外侵略,以此来掠夺资源。”

“正因为这个国家资源匮乏,灾害频发,所以长期在这里生活的日本人,就会从骨子里生发出一种悲观的思想。在这种悲观思想的趋势下,日本人渐渐萌生出一种病态的自强慰藉,认为自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能够生存,是了不起的事情,以此来冲淡骨子里的自卑和悲观。”

“这种自强,渐渐表现出,崇拜强者,向强者学习。”

“一千年以来,华夏一直都是日本学习的对象,日本的巨大部分礼仪,生活方式,文化习俗,都是出自华夏。”

“但是,也正因为日本的自强是源自于自卑,这种病态的慕强心理,让日本就像是一个徘徊在闻名世界边缘的旅行者。”

“你们可能都还记得,前几天死在县衙里的那个日本武士,堀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