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五章心忧(1 / 3)

加入书签

济水不比黄河、长江这种天堑,就算是以这时代的条件,想要渡过去也是非常简单的。

但如今敌军在对岸扎营,监视着周边的动向,就成了最大的阻碍。

半渡击之,谁也扛不住啊!

张恒没问贾诩的具体计划,但以老银币的习惯,计谋好不好用是一回事,绝对是稳妥的。

既如此,那就不妨一试。

探查完情况之后,张恒回到大营,开始了自己的部署。

虽然决定采取贾诩的计策,但张恒作为统帅,却不得不给自己留足后路。

河对岸有多少敌军,主帅是谁,目前还都不知道。不过这些显性的条件不是问题,迟早都会知道。

张恒要做的,就是加固营寨,建立滩头阵地。

万一贾诩之计不成,大军也能撤回来,防止敌军趁势渡河掩杀。

至于贾诩所谓的妙计,说起来也很简单,无非八个字而已——示敌以弱,出其不意。

听完之后,张恒心中还对贾诩好一顿嘲笑。

不管老银币再怎么智算通天,却也终究逃不出自己的性格桎梏,总想着去骗,去偷袭。

两日之后,董璜率领的一万援军抵达。

接到张恒命令之时,他便赶紧命张济率大军和家眷向南进发,赶往陈留城。

而自己却率一万大军星夜疾驰,只比张恒晚两天赶到了战场。

“参见长史!”

营寨外,董璜向张恒大礼参拜道。

“董侍中免礼。”

张恒笑着摆了摆手,同时目光向后扫了过去,观察着士卒的状态。

片刻之后,张恒心中有了结论。

被董璜的带过来的西凉军虽满脸疲惫,但身上气势不减,甚至有小部分人眼中带着一抹兴奋。

不愧是跟随董卓南征北战的精锐,这数月时间的懒散,并没有消磨掉他们的斗志。

多了一万大军,这一战总算又多了几分胜算。

正当张恒要收回目光时,匆匆一瞥间,忽然在董璜的亲兵中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董白。

这丫头来干什么?

董白自然也注意到了张恒的目光,却是嘴角一扬,冲张恒露出了一个甜死人、不偿命的笑容。

张恒回以白眼,之后却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满地看了董璜一眼。

“走,进去再说。”张恒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遵命!”

董璜抱拳答应一声,命副将指挥士卒安营寨扎,自己却随张恒走了营寨。

帐中,贾诩正在和赵云、高顺、韩浩三人商定出兵的细节。见张恒带着董璜走了进来,连忙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继续商议。”

张恒一屁股坐上了主位,同时挥手示意董璜入座。

最后看了一眼他身后的董白,顺手指了指自己旁边的座位。

“你也坐吧。”

董白立刻点了点头,飞快跑过去坐了下来。

“长史,刚才下官与三位将军商议过了,皆认为应当先摸清楚敌军动向,才好动手。”

张恒点了点头,“咱们的大军已全部抵达,自然也就没有继续隐藏的必要了。你为军师,看着办就行。”

“遵命!”

得到了张恒的首肯之后,贾诩扭头向赵云笑道:“子龙将军,明日你率本部兵马进抵济水扎营,务必要让敌军看清楚咱们。”

“遵命!”赵云抱拳道。

如今形势,敌明我暗。

对岸的敌军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贾诩又如何示敌以弱?

所以,他打算先让敌军发现自己,却又不能让敌军完全发现。

露了,却没完全露出来。

……

“曹将军,敌军出现了!”

对岸大营中,于禁快步冲进大帐,向曹仁喊道。

闻言,帐中静坐的曹仁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抹震惊。

“在哪?”

“正在对岸安营扎寨。”于禁答道,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曹仁在河边扎营,并不是完全傻等,每日都派出大量斥候沿着河岸巡视。

苦苦搜寻这么多天,终于等到了!

曹仁猛地一拍桌案,转身拿起了自己的佩剑。

“走,带我去看!”

“好。”

片刻后,二人带着亲兵来到了岸边,果然见到对面赵云所部正在安营扎寨,显然是刚刚赶到。

“程先生神机妙算,敌军果然来了!”

曹仁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倒也不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去年荥阳对战董卓时,张恒一连串的手段,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