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章 学校(1 / 2)

加入书签

火车缓缓的到站了,动作慢的犹如老汉推车,不是,是老驴拉磨。

因为是一大早从乡下赶到临安城,到了火车站,快车票早已卖完,只好买了这趟像生产队的驴一样的慢车。

慢到什么程度呢,总共170公里左右的路程,上午十点多的火车,到婺州已经傍晚六点多了。

对,就是那种每个小站都停的慢车,不知道读者老爷有没有坐过。

如果说火车有个大家庭的话,那这辆车就是家里的老爷和某个丫鬟无意间生出的野种,不仅家里的主人没把你当回事,连佣人都敢给你使脸色。

该停的站会停,不该停的地方也会停,随时随地都会停,因为别的火车要经过了,你敢不让一个试试!

望着别的火车耀武扬威般的扬长而去,那样子别提有多憋屈了!

当下车以后,杨昊都有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虽然他的确算得上是再世为人。

婺州是一个地级市,下辖2个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永健、西阳、义鸟、兰河,除了兰河,其它三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后世网友戏称——之江婺州、华夏永健、亚洲竖店(西阳的一个镇)、世界义鸟,可见婺州这个带头大哥的尴尬地位。

此时的婺州火车站还是老火车站,1931年建成的,保存的相当完好,后世这里还打造成了铁路文化公园。

出站后是一片小广场,黄昏后还是人来人往,各种方言扑面而来。

老杨四处张望了一下以后,直接走向了人力三轮车那边,看来是早就想好的。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三轮车师傅们见有生意上门,争先恐后的说着:“要做车吗?去哪里?”

整齐划一的样子像极了首长来检阅部队——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老杨瞅了两眼,瞬间挑中了其中一个“祥子”——“到婺州卫校多少铜钿?”

浓浓的枇杷镇土话听的“祥子哥”一愣,不过很快猜出来了。

“是去卫校吧,两个人吗?五块!”说完,还隐蔽地扫了一下明显是两父子的行李——还好就一个皮箱。

老杨皱了皱眉,举起了两根手指,后世人们肯定当成了“耶!”,很傻的一个动作!

不过此时聪明的“祥子哥”并没有误会,他冲着老杨嚷嚷道:“这里过去挺远的,而且你们两个大男人这么重,我太亏了,四块吧,拉完这趟,我就收工了。”

彼时的城市建设都很落后,别说婺州了,临安市区又能大到哪里去,不过杨昊并不打算插手,毕竟这一世是第一次来婺州,第一次出远门,杨昊不想表现什么。

语言不通的老杨和“祥子哥”很快用手势展开了拉锯战,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三块“铜钿”。

随后父子二人坐上了人力三轮,皮箱就放在脚跟前。

就在“祥子哥”人立而起,踩在脚蹬子上启动的时候,后面一辆三轮车突然后发先至,和杨昊他们的车并排而驶。

后车的司机,姑且称之为二号“祥子”吧,冲着杨昊这辆车的一号“祥子”努努嘴、扬扬眉,一号“祥子”立刻心领神会——同样是一车去卫校的客人。

“真是好本事啊!”

杨昊替两位师傅有些惋惜,就凭这一手“”无线发报”的本事,出生在战争年代,妥妥的两位王牌情报员啊!

其实杨昊早就看到了二号“祥子”车上的两父子了,就在老杨和一号“祥子”讨价还价的那个时候,俩人就不声不响的站在旁边。

等老杨和师傅达成了共识后,人家就冲二号“祥子”说了声“我们一起的”,轻轻松松地摘取了老杨费劲巴拉的战斗果实。

人家其实也没说错,确实是一起去卫校报到的,那位儿子还是杨昊的同班同学顾武兵。

这一幕前世就发生过,现在只是又重演了一遍。

杨昊看了看天色,标准的夏末黄昏,毫无异常。在摇摇晃晃的车子上,杨昊不禁沉思了起来。

记得等下报完到,两对父子又会在学校对面的面馆碰上,然后天就毫无征兆的下起了瓢泼大雨。当时的杨昊父子没带伞,于是就借了顾家父子的伞一起回的宿舍。

凭杨昊三年同窗对顾武兵的了解,小顾就是一个后世标准的宅男,各方面都不出奇,简单来说就是毫无存在感,小透明一个。

那看来就是老顾同志这人不简单——不是经验丰富,就是谨慎异常——去学校对面吃个面都带两把伞!

不过杨昊也是想过就丢到了一边。

杨昊这人本身就好奇心不重,街上碰到狗咬人都不带看的,人咬狗兴许会瞅两眼。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在学校开始修炼,这才是关系到下半生和身,幸和性福生活的头等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