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饭票(1 / 2)

加入书签

吴海峰,庆圆县人,为人恰恰和外表相反,很好相处。

后世杨昊刚破产的时候,吴海峰是同学里唯一一个愿意借钱给杨昊的人,作为普通工薪阶层,一借就借了40万,这就不是一句同学情谊就能说通了,说明海峰同学为人确实不错。

可惜的是,后来被吴海峰老婆知道后,要死要活打电话给要了回去,不然杨昊说不定凭此翻身也未可知。

不管怎么样,杨昊还是很认同海峰的,这是一个值得交的兄弟。

吴同学还因为自己家乡的原因,被同学取了一个“香菇”的大号,真名后来都快被人忘记了。

每次看到同学叫他“香菇”时,他脸上便秘的表情,还是相当的喜感。

看到了吴海峰,杨昊主动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还热情的抱着他,并保证以后晚上上床前都会洗脚,好让他每天做一个香甜的美梦。这过分的热情让两个杀马特都懵圈了。

看着傻傻的两兄弟,寝室的众人也放松下来,大家重新开始有说有笑起来。

不久, 寝室的门就被推开了,一股“春天”的气息随之充满了房间。

来人面容姣好,长短适中,身材放在唐朝可以妥妥的争取一下贵妃娘娘的位置。

众多“x光”透视过来人后,房间温度又回到了初秋季节——看来202寝室的“禽兽”们都是肤浅的视觉动物啊。

此女正是腾老师临时任命的“户部尚书”——生活委员卫中华,卫“美女”。

卫委员是来发放口粮的——每人每月60元,其实这是国家给公费生的助学金,以饭票的形式发放。

所以学校的自费生,当然这时候不叫自费生,叫委培生,是没有这笔助学金的。并且学费也比公费生多的多,每年的学费高达2000元,这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而公费生们每学期只要区区的200元。

说起来,这一现象也是这个时候独有的政策造成的。

初中只要考上中专公费生,学费不高不说,还有补助可拿。户口可以农转非,国家还包分配工作,有国家干部身份,分配的单位有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等铁饭碗工作。

所以初中生里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对上中专趋之若鹜。对城市的孩子吸引力则相对要小些,毕竟城市的学生家里条件可能要好点,本身又是城市户口,成绩好的话大概率还是会去读大学的,所以城市里反而是成绩中上的学生才去读中专。

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概而论的,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但初中就读中专确实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特别是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少读三年高中少花钱不说,还可以尽早参加工作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上中专唯一的缺点就是,以后提升学历和晋升职称会艰难一些,不过大部分人是不会考虑这么远的。

卫大委员进来后扫视了一圈,其实应该也没看清楚什么。杨昊知道她是个高度近视眼,没戴眼镜的她估计看人的脸都模模糊糊的吧!

卫中华其实是在数人头,见寝室里除她以外有八个人了,估摸着人应该到齐了,就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发饭票了!”

“呼啦啦”众禽就把卫大人围了起来,眼里的“x”光也进化成了ct扫描,热烈的眼神死死盯着卫大人的粮袋——装饭票的塑料袋嘛,所以简称粮袋。

卫大人是谁!作为腾司老师钦点的第一位班干部,在人群中面不改色,落落大方的说道:“我叫到谁,谁就来领,领好后再签个名。”说着扬了扬另一只手上的花名册。

杨昊这时已经爬上自己的床铺了,从上面看下来,卫“美女”的真实“粮袋”也颇具规模,看上去一样沉甸甸的,毕竟是唐朝贵妃级别的身段嘛。

话说杨昊发现总体来讲,长的丰满的女生“粮袋”也会跟着丰满些,瘦小的女生“粮袋”也会瘦小点,虽说不是绝对,但大部分这样应该没跑了。

杨昊觉得以后可以重点研究下这个。

“杨昊”,领了几个人后,终于轮到杨昊了。

“在这里。”

杨昊躺在床上,懒洋洋的回答道:“扔给我吧,你再帮我把名字签了。”

卫中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一下后勃然大怒,做事认真,一板一眼的她哪能容忍这样子,推开人群就来到杨昊的床铺旁,眼睛死死的盯着杨昊,试图用眼神杀死这个家伙。

杨昊怡然不惧,笑嘻嘻侧着身子回看她,四目相对……

当然没有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然后上演激情的一幕。不过卫美女还是一改爽朗的模样,变得扭扭捏捏起来,说话的声音也戴上了夹子:“好的呢!这是你的饭票,你点点,名字我帮你签。”

“我叫卫中华,是班里的生活委员,婺州本地人,你在学校碰到困难都可以找我!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家里有几口人,都是做什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