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 得民心!陆尘的安抚手段!(1 / 3)

加入书签

经此洪灾肆虐,辽州城更是显得破碎不堪。

昔日繁华的街巷,如今只剩下断壁颓垣,满目疮痍,积水尚未完全褪去。

依稀可见浸泡在,浑浊泥浆中的家具碎片,以及残缺的木梁。

陆尘矗立在城头,遥望四周横陈的南疆残兵。

片刻后,他将目光投向苟天,说道:“苟军师,此处善后事宜,便交予你全权处置。”

“死者需妥善火化,以防疫病趁乱滋生,生者则需暂时留用,给予安抚与救治。”

“南境三州之损,委实惨重矣!”

“众军听令,入城!”

随着陆尘一声令下,铁骑如潮。

瞬间涌入辽州城,马蹄踏过积水,溅起阵阵水花。

而陆尘自己,则率领城墙守军,缓缓步下城头。

辽州百姓眼睁睁看着,水淹残破的家园,心中的悲痛如潮。

他们面如死灰,眼中闪烁着绝望与无助。

有人紧紧抱着孩子,默默垂泪。

有人呆立原地,望着那曾经熟悉的家园。

如今只剩一片废墟,不禁仰天长叹。

“完了,全完了!”

陆尘步入城内,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残砖破瓦、倒塌的房屋、被水淹没的农田,一片荒凉景象。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恻隐。

望着那些绝望哀泣的黎民,心中愈发难以安宁。

他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家园,更是生活的希望与信念。

陆尘没有片刻停留,径直踏入府衙。

辽州城主李长山,与众官员早已恭立等候。

他们面色苍白,显然已被这场灾难,打击得无以复加。

陆尘凝视着李长山,沉声问道:“你便是辽州城主?”

李长山不敢怠慢,连忙恭谨施礼,声音颤抖。

“微臣拜见陆将军,下官正是辽州城主李长山。”

陆尘长叹一声,随即开口说道:“南疆侵犯,辽州城危在旦夕。”

“若不荡平南疆那六万贼寇,我南境三州,恐永无宁日矣!”

“今日出此下策,虽迫不得已,却致辽州百姓流离失所,此乃陆某之罪也。”

“吾必上书朝廷,自陈其咎。”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却又充满愧疚。

“虽然百姓无辜,但如今南疆贼军已除,暴雨连天,百姓竟无处遮蔽风雨,吾辈却安坐府衙,心实难安。”

李长山闻此言,面露惶恐,急忙跪伏于地。

“下官即刻开仓济粮,速遣人引领百姓,至可避雨之处。”

他深知,此刻百姓的困苦,也明白陆尘的决心。

“府衙尚且完好,便请百姓皆来此,于府中搭起雨棚,我尚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要与百姓共商。”

“是,是,卑职即刻安排!”李长山匆忙应答一声,随即便退了下去。

紧接着,陆尘目光坚定,毅然转向身边的金玉河,沉声唤道:“十一皇子!”

然而,金玉河面露一丝苦笑,微微摇头,回道:“此次南征,朝廷有明文昭告,将军你乃南征大军的统帅。”

“肩负着平定南疆,守护家国的重任。”

“而我,不过是您麾下的一名副将,军中并无‘皇子’称谓。”

陆尘闻之,嘴角浮起一抹淡然的微笑,徐徐道:“不过此刻,为安定民心。”

“我欲借‘皇子’之名,以皇室的权威,给予他们希望,十一皇子,此事关乎万千黎民生死,还望你能应允。”

金玉河听罢,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决断,他郑重地点头。

“将军放心,身为朝廷官员,为百姓解忧,本就是我分内之事。”

“若能以此身份,抚慰民众,稳定局势,我义不容辞。”

公堂之上,陆尘与金玉河二人一主一副,相得益彰。

而一旁的李长山,作为城主,处事更是干练。

此时,天空乌云密布,细雨如丝。

但府衙内外,早已布置妥当。

宽敞的雨棚,覆盖在府衙四周。

为前来寻求庇护的百姓,提供了一片干燥之地。

那些无处躲避风雨的民众,在官差的引导下,有序地聚集在雨棚之下。

不多时,李长山匆匆赶来。

他身上的官服略显凌乱,显然是为了妥善安置百姓,而忙碌奔波。

李长山色恭谨,来到陆尘面前,压低声音禀报道:“将军,城中所有无处避雨的百姓,已经全部接引至此。”

“其余家中,尚有栖身之所的,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陆尘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大步走向人群中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