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生辰(1 / 2)

加入书签

那碗阳春面上还铺了一个煎得焦黄的鸡蛋,青葱点缀其中,芳香四溢,令人食指大动。边上还摆了一双竹筷,就像专门为她而准备的一样。

孟鸢回来的动静惊动了房中人,荣发走出来查看,一见到她便眉开眼笑道:“孟鸢你去了哪里,我们都等你半天了。”

“等我?”孟鸢一懵。

荣发走到她的身后,将她按坐到那碗阳春面前道:“你还愣着干嘛,快坐下来,吃了这碗面,以后就可以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了。”

随后郦君玉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看着孟鸢摸不着头脑的模样,含笑道:“她大概是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荣发恍然大悟,道:“今天是你的生辰啊,孟鸢你忘了吗?”

“?生辰?”孟鸢迟钝的反应过来。

“对呀,今天是正月十二,不就是你的生日?”荣发得意洋洋的说道:“所以公子特意让我煮了一碗长寿面给你吃,你快尝尝你荣发哥的手艺如何。”她说着就拿起竹筷来塞进孟鸢的手里。

孟鸢想起来了,前一段时间荣发过生日,公子让她去街上裁了几尺布料说要给荣发做一身新衣服,那时候公子也顺口问了一句她的生辰是什么时候,她便答了。

没想到……公子竟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以前在家的时候,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多,她的父母甚至记不清她们几个姐妹到底谁是何时出生的,所以她的生辰可能是她姐姐的,也有可能是她妹妹的,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有人记住了她的生辰,并愿意在这么一天为她煮一碗长寿面。

她猛地抬头看向郦君玉,只见郦君玉仍是一副笑眯眯的温和模样,再看向荣发,荣发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痞气,但他们都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孟鸢眼眶一红,哑着嗓子道:“多谢……荣发哥和公子……”

她握紧筷子,端起那碗阳春面来,将它大口大口塞进嘴巴里,眼泪顺势而下滴进碗里。

郦君玉看她吃得那么急,劝道:“慢点吃,别噎着。”

孟鸢更是忍不住眼泪了,一边哭着一边说道:“好吃,好吃。”

-

又过了一旬左右,刘奎壁在吹台山那战败的消息就传进了京内。不提朝中如何反应,就单论民间有关这件事的新闻都传的沸沸扬扬。

有人说那些土匪个个都会妖术,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因此朝廷派的那些将军挨个都折戟成沙,战败而归。也有人说那山上其实有一个如孔明一般智慧的军师在背后指点,所以那些土匪才能将官兵打得节节败退,辜负皇恩。

更有甚者,甚至传言那些土匪下一步就会带兵打入京来,行那改朝换代的勾当。一时间吹台山上那群土匪的形象越发高大恐怖了起来,吓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郦君玉主仆三人却无心理会这些传闻,全然都是因为春闱即将开考了。

临考前一晚,孟鸢将郦君玉进场所需的文房四宝、干粮等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确认万无一失后,将它们一件件放入考篮中。

第二日,她和荣发一起将郦君玉送到贡院前,目送着郦君玉进入贡院。

孟鸢心里揣揣,紧张的问荣发道:“荣发哥,你说公子这回能考中吗?”

荣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听孟鸢这么一问,自信满满的拍胸脯道:“你要相信公子的才华,她若考不中就没有人能考中了。”

有她的保证,孟鸢放心了不少。郦君玉这么一进去,三日后才能出贡院,因此荣发和孟鸢将人送到后便又回了俞宅。

丞相梁鉴是这科春闱皇帝钦点的主考官。春闱开考后,他负着手,在贡院的号房前略转了一小圈,目的既是震慑一些心怀不轨的宵小之徒,也是看看今科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考生。

等到他经过郦君玉的号房前时,只见一俊美的少年端坐在号房内,运笔如飞,挥洒自如。先不论她文章写得如何,就光是她眉宇间那份奕奕的自信神采都教人不得不留心她。

梁鉴抬头看了一眼号牌上的名字:“郦君玉。”

好名字,好名字,他不住的点头,对此人多了几分注意,然后又迈步走向下一间号房。

郦君玉三场下来,俱是认认真真写文章,一心全用在了考卷上。即便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次,她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所以等交完考卷,出了贡院后,她整个人都像被掏空了一般,不仅神情萎靡,就连脚步都是虚浮的。

荣发和孟鸢将她接回俞宅后,她一连睡了三天,才将精力恢复大半。

春闱的阅卷很快,不到十几天,贡士的名单就公布出来了。报喜人敲锣打鼓的来到俞宅报喜,正如荣发所说,郦君玉果然高中了,而且她中的还不是寻常一般的贡士而是头名会元!

俞智文没想到自家宅院内竟出了一位会元,差点把嘴笑歪掉,一向大方的他不仅直接包下来报喜人的赏钱,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