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零七章 冷静(1 / 2)

加入书签

这么一想,沈小叶布店也不逛了,返回住宅要找边贤去探听一二。

“沈姑娘何故慌张?”恰好,感觉身体好点的汪三公子,正被家丁抬到院里透气,他最主要的伤在腿上,此刻被夹板固定着。

离的近些,还能闻见淡淡的药膏味儿。

他坐在圈椅上,比过去憔悴许多,胡茬也冒了出来。

即然碰到了,沈小叶不再避开,大大方方的行个礼,道:“方才有见从西边入城的信使,马速特别快的驶向卫衙门。”

“信使每次出现,速度都不慢,他们必须在规定送达的时辰到达,否则会挨罚。”汪三公子习以为常。

他道:“而且目前来说,不论是胪朐河边的达达,还是忽兰忽失温的瓦仂,与我们之前都相隔甚远。

若他们有大规模现身,位于最边界卫所的将领,都有临机决断迎敌还是固守之权。

等消息传到阳和城时,早就交战过一场了。”

“原来如此。”沈小叶能不知道各驿军情都有时效性吗?因着大舅母弟弟这道光环,她只是不得不站在汪三公子面前听他说。

小玄猫最熟悉她的状态,见她这副表面受教,实则急于离开的样子,伸爪挠下她手心,喵喵传音道:“我听见沈长岁他们的脚步声了,马上就到。”

她正想找个借口离开,但汪三公子又开口道:“这两日我昏昏沉沉中,也没来的及向沈姑娘打听,我姨娘她还好吧?”

“有您的小厮照应着,看起来挺好的。”沈小叶意思很明显,你们的家事,我们沈家人不知道不参与。

汪三公子蹙眉:“姨娘不曾派人去探望过二姐吗?”

沈小叶摇头不语,大舅母还没正式认亲,你已经叫上二姐了?不怕万一认错人吗?

毕竟,只有汪家单方面拿出了两块玉。哦对,好像大舅母收着并没有退还。

她不说话,汪三公子也没再追问,现场气氛变的有些尴尬,侍候的家丁看见自家公子紧锁的眉头,亦是大气都不敢喘。

幸而这时门外进来一群人,夏护卫面带笑容走近:“汪公子,好消息!

汪小公子他们,已经被全数救回。”

“当真?!”汪三公子一激动,就用力要站起,可把椅后的家丁吓坏了。

连忙窜到前面半托住他:“少爷,您的腿不能动。”

“太棒了,没有受伤吧?”沈小叶也替他高兴。

夏护卫轻轻颌首:“是真的,最迟明天就可以见到人。

汪、柴两位小公子只擦破了点皮,另三个伤有些重,不过养养也就好了。”

“我,备车,我去接他。”汪三公子坐下,抓住家宁的胳膊吩咐,大哥膝下只这一个孩子立住了,绝不能再出什么闪失。

家丁连连点头,立刻就跑走去准备。

沈小叶不赞同的看一眼失态的汪三公子,“恒溪道长不会同意你现在移动。”

“汪三公子,目今路上有瓦仂使者经过,您还是在此稍待些时候比较好。”夏护卫自然也不同意一个伤患乱蹦达。

他话刚说完,另几家在此的掌事人得到信儿,纷纷寻来打听,得到确切消息,他们居然都和汪三公子同样想法,要去大同接人。

汪三公子冲沈小叶抬抬下巴,瞧,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沈小叶对他摊手:“但城中实行管制,无军令不得出城。”

想来,汪家的小公子应该是个讨喜的孩子吧?嗯,她明天替大舅母先看一看。

而她想看的汪家小公子汪迟,此刻正被陆观带在马上,向着阳和城疾驰而来。

别看这小孩虚岁十二,实际才十岁,却是被他父亲抱在马背上长大的,如此快的马速和颠簸,他一点都不受影响。

在连续疾驰一段时间后,他们停在一条小河边让马儿休息片刻。

汪迟找向后边的柴隽,离大人们稍远两步,道:“已经确定吴宪反叛,你父亲那里定然会受到牵连。

能从别处调兵平叛,看来他们闹的动静不小,有什么想法吗?”

“这个混蛋!我要去杀了他。”已经十三岁的柴隽,从昨天就想回去凉州帮父亲。

汪迟十分冷静:“我们这些要被送去京城的,无诏是不能回去的。”

他们父辈掌边军实权,自己就相当质子需得入京才行。

柴隽心里十分清楚这点,特别是现在不知父兄消息时,他能感觉到周围有好几双眼睛盯着自己。

他问:“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

汪迟扫过喂马的陆观,收回目光道:“昨晚,我听见了他们在讲借着马贼里达达人的身份,到北虏汗廷一游。”

“可能吗?”柴隽问罢,立刻意识到机会,抓住他的肩问:“你是说我也一起去,好在将来与陛下的大军里应外合?”

“不止你,还有我。”汪迟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