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将军才(1 / 2)

加入书签

梁云起骑着马在前方开路,他挺拔的身体随着坐骑散漫的步伐顺势摇摆,骁悍却悠然。

他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背后那道咬牙切齿的目光,如芒刺在背,却忍不住唇角勾起。

可惜了,本来他只想把魏将翔的剑拿回来就好,一交手惊觉这小女贼功夫很不错,于是才将她关进地牢,准备带回京都送给好友肖崇,将她驯服成暗卫总比干一些偷鸡摸狗的营生好。

肖崇是锦衣卫指挥使,手下不缺功夫好的力士,能深入内宅刺探情报的女暗卫却凤毛麟角,他忍不住在心里惋惜,一个身手好的女暗卫,这年头多难得。

南荣芙看着那马背上的背影,二十出头年轻将军,颇有书上说的战神霍去病之风采:“魏二叔,听你昨日说的,我以为这国舅爷怎么也得四十以上的岁数了,没想到这么年轻。”

魏将翔道:“他是梁国公的老来子,比梁皇后小了十几岁,今年二十四了,梁皇后很疼这个幺弟。”

沈氏打量了一会儿笑道:“很有汀州年轻时候的模样。”

陈桥松哼了一声:“娘子你谬赞了,我年轻的时候可比不上他,我没有做皇后的姐姐也没有国公爷的爹。”

沈氏听出了他的阴阳怪气,嗔笑着横了他一眼:“行了,见好就收,不能得理不饶人,再说桐儿这脾气给她点教训也是应该的。”

南荣亭思忖一会儿问道:“既然皇后很疼他,怎么舍得让他上边关打仗。”

能做京营指挥使,不可能只靠家里荫封,得有实打实的军功,要立军功就得上战场。

魏将翔愣了一下:“这就不知道了,好像当年是他自己背着家里偷偷去投军的。”

他看了一眼南荣亭,悄声道:“不过亭儿,你要和他多走动,他现在手握京营四十万兵权,皇上……很器重他。”

这话说得含蓄,但是陈桥松和沈氏俱眼中一凛,兵权决定政权,能不能坐上皇帝得有他支持,皇位稳不稳得有他坐镇。

这些年,大宁兵强马壮,可即便大宁九边重镇和各地卫所屯兵总计已三百多万,都不及京营有着距离上的绝对优势。他要是想,随时都能颠覆这天下。

只可惜,皇后生的太子长到十二岁,去年生病没了,不然这天下只怕迟早被梁家掌控。

陈南桐无心听他们讨论,手里的茅草被她发狠地一截一截地扯断,扯完了魏临溪就再给她递上一根:“桐姐姐,都怪我,昨天没保护好你……”

“不怪你,迟早有一天我要打得他满地找牙。”她瞪着那个背影暗暗发誓。

……

进居庸关百里左右,远远就看见了夕阳下染上了一层金黄的京都城。

城外亭子里一行人正百无聊赖地等着。

看见他们的队伍逶迤而来,亭子里的人涌动着迎了出来。

瑶华郡主和魏二夫人走在最前方,步子快得像要跑起来。

魏临溪探出半个身子叫了一声:“娘,表姑,我们回来了。”

沈氏一听,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跳下马车冲上前:“南风,言言……”

久别重逢的三个妇人抱在一起又哭又笑,没了一点平日的端庄持重,似乎转眼间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光。

随后赶来的文勉冲队伍最前方的梁云起躬身道:“既明,一路辛苦了。”

梁云起下马回礼:“文司业客气了。”

论品级,文勉这个国子监司业远在他之下,但南荣皇族从仁宗开始,一代比一代子嗣艰难,文勉娶的是皇上唯一的堂姐瑶华郡主,是以梁云起不敢怠慢。

等三人渐渐平静下来,梁云起上前躬身行礼:“郡主万福。”

郡主掖了掖眼角的泪笑道:“让你见笑了,实在是快二十年没见的挚友了,情不能自已。”

梁云起笑意融融没有丝毫不耐:“只缘桑梓多旧朋,最是深情长江水,夫人们经年的情谊让既明委实艳羡。”

郡主莞尔一笑:“多亏了既明前去接应,我这好姐妹一家才能平安到京都,今日我在玉露堂定了几个阁子为你们接风,还望既明赏光。”

梁云起略一思忖:“郡主言重了,这是朝廷大事,也是既明职责所在。既明倒觉得既是老友重逢,难免叙一些肺腑之言,酒阁子里人多口杂,倒不如家中清净自在,一路奔波疲惫,也好让陈夫人一家尽早歇息,在哪里落宿还请郡主明示,既明好安排人为陈夫人一家守好门庭。”

郡主一怔,意识到自己欠考虑了。

现在皇帝身体每况愈下,京都城中并不太平,南荣亭能平安回京是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活着,如今进了京都城,这样敏感的身份只会惹人侧目,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哪能去酒楼那种地方给人当活靶子。

怪不得皇帝器重这个小舅子,确实年少有为心思缜密,说话滴水不漏给她留足了脸面。

她露出几分赏识的笑意:“既明思虑得对,我和魏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