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章 闷着(1 / 2)

加入书签

以往是在电话中,没有时间给她解释,现在,她们俩坐在客厅中,也没啥事,便和她解释起来。

“房子可不止居住这一个功能,我是用来投资的!

想想你以前,和许多人住在一间屋子里,渴望不渴望有一个自己的房子,现在也一样。

多少人家还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肯定都想要自己小家单独出来住。

这些都成了社会普遍情况。

但现在房子才多少,想要的人多了,房价是不是会涨。

这还不算现在源源不断出生的小孩。

别说以后了,就现在看,没有房子,在城里能娶的上媳妇吗?

再说咱认识的这两年,房价涨了多少,百分之三十都是少的。

有时候同一个地段的房子,相差两三个月,都有千数块钱的差距。

所以说,这房子你说该不该买。”

尤其是国家取消福利分房之后,买房的竞争就更大了。

现在完全就是供需不平衡。

现在才九零年,这还没迎来房地产行业的大爆发,起码还有三十年的发展期。

在这期间,只要不爆雷,可以说随便买都能挣到钱。

李秋被姜允初的话说的很动摇,也确实是这个理儿。

但一想到手里能看到的票子,换成住不着的房子,她就有些舍不得。

李秋那一脸肉疼样,被姜允初尽收眼底。

也知道现在人们的认知就在这里,轻易不会让他们动摇,更深层次的国策她没有说,即便是说了,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

她又说了一条买房的好处,“你买来房子,简单装一下,可以租出去。

现在租房的人也不少,租金越来越贵,可比把钱放银行利息多多了。”

这笔账李秋会算,突然觉得买房还真挺划算。

虽然动了心思,但她却没有姜允初那么手里还留下了一笔,只入手了一套。

姜允初现在没有完全算过她手里的房产数量,但保险柜里那一叠厚厚的房产证书,还是让她喜笑颜开。

现在,拆迁赔偿的是一套房子也已经验收了,也没麻烦别人,全程由温湛昀盯着,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全部装好了。

这十一套房子,他们也没打算用来住,直接全部租了出去。

她和李秋的店铺和整个南江古镇息息相关,古镇现在刚刚修缮好,没有游客,所以,他们家店里的生意自然就不好。

但姜允初想着,既然省里投入这么一大笔钱,费了这么大的人力,肯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所以,省里肯定不会看着南江古镇没落下去。

所以,她估摸着,南江古镇会很快被宣传出去。

等到时候,她也把她的一些宣传手段用上,等到时候用上,这就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和温湛昀去港岛的时间已经确定,在三月十七,距离出发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

所以,这一阵子她都是在忙汉服店的事情。

因为来他们店里拍照片的人很少,所以,姜允初拉着李秋决定他们自己做模特,他们俩人,颜值都不错,既然是老板自己上阵,这又省下一笔开支。

妆造和拍摄角度,都是经过姜允初指导,一比一还原的,她甚至还借鉴以后景区的经营模式,可以直接出外景。

那这样的话,他们店里的摄影师可能就不够用了。

他们店里摄影师的水平可以说是相当好,以前混娱乐圈的,从业已经有十好几年,照片拍的相当出彩。

姜允初和李秋商量了一下,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如果依靠外聘,花钱多少倒成了小事,主要是怕外面摄影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她想着,给店里摄影师股份,留住人,单独招学徒工,让他帮着培养几个。

这样下来,他们在这方面,也不用受制于人了。

等宣传照片拍完,和师傅谈妥后,还没等她见到照片,就已经坐上了赶往港岛的飞机。

至于家里,那是不需要他们管的,现在家里几个孩子都能够独立生存。

小四小五大部分时间都在住校,不需要他们操心。老二老三,现在家庭美满幸福,也不需要他们费心。

而剩下的老大两口子,辞职后,老大媳妇儿,在家养胎,老大已经出去找找到工作了。

现在已经萌发了卷孩子的萌芽,已经有了校外补习班,数学英语这都是必须的,听说在这里面当老师,比在他在学校里的工资还高。

所以,温时洲目前干的还很起劲。

再者,就是他婆婆,有些她最偏爱的大孙媳妇在侧,又有她期待的重孙子/重孙女即将出世,精神好了太多。

已经不会动不动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门,不吃不喝了。

现在为了给孙媳妇补充营养,还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