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章 灰烬高中12(1 / 4)

加入书签

要理解入学手册意思, 就要先看这个手册是谁写的。

很简单,是学校制定的。

也就是说,里面的所有内容不一定是对学生好, 或者是学生想要的, 比如写不完作业会被留堂,这绝对不是学生喜欢的。

所以, 所有的规定都是对学校有好处。

而灰烬高中目前来看, 至少有三种势力。

第一种是学校一方, 也就是卜程程口中所说的“怪物”、“死人”。

包括校长, 老师,班主任。

虽然他们没有见过校长,但暂且先这么归类。

他们是入学手册的受益者。

因为手册里有很多方便他们管理学校的条款。

第二方势力, 是学生。

而学生当中,有他们这些新来的“转校生”,也有那些已经被同化的如同没有感情的机器一样的“其他学生”。

他们是被管理的对象。

第三方实力,是一群“难以察觉”的存在。

之所以说一群,是因为除了多出来的那个学生以外,还有保安。

而且, 规则上也对这群“难以觉察”的存在进行了描述和规定。

首先就是每个班级的人数是固定的, 但是可能出现多出来一个人的情况。

第二, 就是学生在学校里会遇到“不属于灰烬高中的人员”。

所以,苏摇铃的推测还多了一点,那就是第三方不一定是同一种存在。

比如,遇到多出来的同学, 需要报告班主任。

但是遇到不是灰烬高中的人员, 比如刚才的那个保安, 则“不要和对方交流, 不要观察对方,专心学习,直到对方离开”。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多出来的同学出现在他们班级上时,会出现一些超自然现象。

因为规定第二篇第六条,“物体遵守一切物理规则,若你发现有违反物理常识的现象发生,请立刻告知班主任”,以及第七条“学校里没有死人,若你发现已经死去的人,请立刻告知班主任”。

第八条就是多出来的同学。

这三条怎么看都是针对的同一个存在。

这个存在出现的时候,会出现反常现象,比如安子亦他们晚自习上突然出现在本子上的奇怪字迹,比如看到班主任的头飘起来等等。

而这个存在,很可能是一个死人!

学校方试图“找出”这个存在,但是他们似乎很难察觉到这个“死人”,所以需要他们这些学生来帮忙观测和举报。

但对于非灰烬高中的人员来说,他们不希望学生和对方有所接触。

所以规则要求他们不要接触,不要观察,不要和对方交流。

从这几点来分析,第三方势力就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对于这两种存在来说,学校的态度也不同。

现在既有的推断是——

学校是加害方,他们试图“杀死”学生,或者说,想将学生变成那些听话的机器,至于背后动的是什么手脚,谁也不知道。

原本活泼的卓悦,现在变成了毫无情绪的学生,连自己的朋友也不认了。

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学校想控制对付他们,那么入学手册,就是一本“反向操作指南”。

这样去理解规则,就十分简单。

和手册反着来就行了。

学校要找到这个他们无法发现的存在,那他们就不报告异常,不帮助班主任找到这位“走错班级的同学”。

不让他们和非灰烬高中的人接触,那他们偏偏就去找这些人员。

但苏摇铃没想明白的一点在于,保安显然是属于这类人的,按理来说,学生如果和他们接触一定会发生某些学校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至今为止,保安只是当了个谜语人。

要么是它不愿意说太多,要么,就是有某些潜在的力量和规则不让他说太多。

关于其他同学的状态,还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多出来的同学是死人,而其他同学不是死人,所以发现死人之后立刻报告班主任,有助于班主任完成自己的KPI(绩效指标)。

第二种可能,多出来的是死人,其他同学也是死人,前者是为了让班主任抓住那位同学,而其他同学是死人这一点,如果被自己发现,而自己又报告了班主任,那么班主任就会重点关注自己。

先是让他们自我催眠,让他们觉得这里没有死人,从而不会生出逃走的心态,其次,如果真有人察觉到了,比如卜程程这类学生,而这人又恰好听从手册的安排,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班主任,无异于自投罗网。

无论是那种猜测,学校一方,都不是什么好角色。

既然如此,其他诸如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按时完成作业,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